《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时间: 2025-01-08 23:4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作者: 王质 〔宋代〕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未能参加聚会的失落之情。诗的开头提到“方丈维摩”,是指修行的高僧,表达了一种对世外桃源的渴望。接着,诗人感叹自己的处境,看到锦裘绣帽、玉珂金镫等奢华物品,心中感到空虚和怅惘。在十月的小春日,诗人回忆起与公友们的欢聚,感到无比的惋惜。诗人询问谁愿意在南山打猎,显得孤独无助。接下来的描写中,夕阳映照下的山峰和寒冷的江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但却令人感到深深的孤寂。饮酒后,诗人选择在瓶旁休息,仿佛希望借此忘却烦恼。最后,他在断桥边,月光下寻觅那细微的影子,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 方丈:指寺庙的住持,借指高僧。
- 维摩:指维摩诘,指佛教中一位著名的高僧。
- 蒙衲被:指穿着僧袍,形容修行人的简朴生活。
- 锦裘:华丽的衣服,象征奢华。
- 玉珂金镫:指珍贵的饰物和灯具,象征富贵。
- 南山:此处可能指代南方的山岳,暗含游猎之乐。
- 水遥天永: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风格清新脱俗,颇具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王质因病未能参加与友人聚会之时,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身心健康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交融,深刻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表现孤独与失落的诗作。诗人王质以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因病未能参与朋友聚会的失落感。全诗开头提到的“方丈维摩”体现了诗人对清净高远生活的向往,暗示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奢华的外物,感受到一种空虚与孤独,表现了对世俗繁华的无奈。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用“山暮紫”与“江寒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惆怅。诗中“饮罢不妨瓶屡卧”一句,流露出诗人对逃避现实的渴望。最后,诗人在月明的断桥边寻觅疏影,隐喻着他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无法触及的遗憾。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孤寂的画面,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出一种沉静而深邃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提到高僧维摩,表达一种对超然生活的向往,现状的无奈。
-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奢华物品的描写,暗示内心的空虚。
-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回忆与友人聚会的美好时光,感到遗憾。
-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表达孤独感,想找人一起游玩,但无人相伴。
- 山暮紫,峰如笋: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山色的美丽。
- 江寒碧,沙如粉:进一步描绘江水与沙滩的景象,增添清冷感。
- 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描绘远方的孤雁,暗示孤寂与遥远。
-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表现诗人醉后的状态,想要逃避现实。
-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最后一联以月光与流水的意象结束,表现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峰如笋”,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形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明”、“流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未能参与友人聚会的失落与孤独,同时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反映出他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诗人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丈:象征高洁与超脱的生活。
- 锦裘绣帽:代表世俗的奢华与浮华。
- 南山:象征着自由与游乐的场所。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质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方丈维摩”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寺庙
B. 高僧维摩诘
C. 一种衣服
D. 一种饮品 -
诗中提到的“短衣匹马射南山”,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王质的《满江红》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王质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陆游则更直接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