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时间: 2025-01-02 20:38:12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色彩渐浓,草地也开始生长;然而春寒依旧,柳树还未绿阴。
在蓝天之下,我向着栈道而行,清澈的水面荡漾着我的衣襟。
后方的行船,寄托着我何等的期盼,前面的旗帜,似乎在诉说着我的心意。
南边的鸟儿已疲倦于飞翔,寄托在它们身上的,便是我对归乡的思念。

注释:

  • 草将深:草的生长已接近茂盛的状态。
  • 春寒柳未阴:春天的寒冷依然存在,柳树还没有完全长出叶子,未形成阴影。
  • 青天指行栈:在蓝天之下,我指向那行走的栈道。
  • 渌水荡离襟:清澈的水波荡漾着我的衣襟,表达出一份闲适的心情。
  • 后乘何为托:后面的船只,寄托着我什么样的希望。
  • 前旌喻此心:前面的旗帜似乎在传达我的心意。
  • 南枝倦飞翼:南方的鸟儿已疲倦于飞翔。
  • 凭为寄归音:它们的归来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镇(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词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成都守任期间,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绪。四川的自然景色和人情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诗中充满了对春意的细腻描写和对归乡的深切渴望。

诗歌鉴赏: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其三》是一首细腻而又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的“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以生动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草的生长与寒冷的对比,既有春天的生机,又透出一丝寒意,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多变与无常。接下来的“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水波荡漾,衣襟轻拂,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的心境逐渐显露出一种惆怅与思念。“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中的“托”与“喻”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也隐含着一种无奈。鸟儿的“倦飞翼”象征着对归乡的向往与疲惫,最终将情感升华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色草将深:描写春天时草木生长的景象。
    • 春寒柳未阴:春寒之下,柳树尚未繁茂,表达了春天的迟缓。
    • 青天指行栈:在蓝天之下,诗人向着栈道前行,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渌水荡离襟:清澈的水波轻轻荡漾,映衬出诗人的宁静心情。
    • 后乘何为托:后面的船只寄托了诗人的期待与思念。
    • 前旌喻此心:前面的旗帜似乎在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南枝倦飞翼:南方的鸟儿已疲倦,象征着归乡的渴望。
    • 凭为寄归音:鸟儿的归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与生长的草相联,表现春天的景象。
    • 拟人:用“倦飞翼”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增强思乡情怀。
    • 对仗:在“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中,前后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悠然与惆怅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象征着柔美与春天的温暖,但因未发芽而暗示着春的迟缓。
  • 青天: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渌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南枝:代表鸟儿的归宿,与诗人的归乡愿望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寒柳未阴”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天来了
    B. 春天的寒意与春天生长的迟缓
    C. 柳树已经长满了叶子
    D. 春天是温暖的

  2. 诗中的“倦飞翼”指的是: A. 飞翔的鸟儿
    B. 疲惫于飞翔的鸟儿
    C. 归乡的鸟儿
    D. 休息的鸟儿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思乡,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范镇的诗则细腻温婉。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感受,但白居易更侧重于送别的情感,而范镇则是思念的延续。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