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双古柳几番栽,蚂蚁坟高土一堆。
只有元朝铁狮子,曾看延祐晾鹰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几株古老的柳树经历了几次栽种,地上却堆积着蚂蚁的坟墓。只有那座元朝时期的铁狮子,曾经在延祐年间目睹过鹰台的风光。
注释:
- 双双古柳:指的是成对的古老柳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 蚂蚁坟:指蚂蚁筑成的小土堆,比喻生命的微小和短暂。
- 元朝铁狮子:指的是元代铸造的铁狮子,具有历史象征意义。
- 延祐:是元朝的一段历史时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晾鹰台:指的是一个供人晾晒鹰的地方,象征着过去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祖荫,清代诗人,生于道光年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苑绝句 其二》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及人生的感悟。开头的“古柳”意象传达了岁月的沉淀,双双树影不仅营造了静谧的环境,也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接着“蚂蚁坟”的描写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微小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暗示生活的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元朝铁狮子”和“延祐晾鹰台”的提及,带入历史的深度,铁狮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辉煌。这种交错的时间感,使得诗人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物是人非”的主题。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潘祖荫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双双古柳几番栽”: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柳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 “蚂蚁坟高土一堆”:通过蚂蚁的坟堆象征生命的微小和短暂,形成对比。
- “只有元朝铁狮子”:引入历史元素,表示历史的沉重与长久。
- “曾看延祐晾鹰台”:强调历史的见证,反映出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落寞。
-
修辞手法:
- 比喻:古柳和蚂蚁坟的对比,传达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称,音韵和谐。
- 典故:提到元朝铁狮子,富有文化底蕴。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示了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 古柳: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也隐喻时间的流逝。
- 蚂蚁坟:代表着微小生命的短暂,体现了生命的脆弱。
- 铁狮子:历史的象征,代表着曾经的辉煌与沉重的历史。
- 鹰台: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柳”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坚韧与生命力
- C) 脆弱
-
“蚂蚁坟”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自然的美丽
- C) 历史的悠久
-
诗中提到的“元朝铁狮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代表过去的辉煌
- B) 代表未来的希望
- C) 代表现在的生活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潘祖荫的《南苑绝句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诗中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痛感受,但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潘祖荫则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