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
时间: 2025-01-19 15:5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郦保姓名,亦各不同。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安寿面析章惇,以为乡风。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总耶。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於直躬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颂了林文节的正直和忠诚,批评了郑雍的沉默和迎合。诗中提到,历史记载应该公正,不应重复错误。重新审视绍圣以来的记述,发现并没有提及郑雍。如果没有亲笔信件的保存,即使想要考证也无从下手。例如王谊和李祉的真实事迹,遍查史书,都没有与此案相关的内容。郦保的姓名也各不相同。至于韩忠彦,他极力劝谏不要兴狱,直接请求皇帝宽容。安寿当面分析章惇的行为,认为这是乡风。这些都是他们的大节,而金匮中的史书,都未能详细记载这两人的忠诚。所有这些记载,都表明即使在同时代附会白帖子的人中,仍有人能坚持正直表达内心。这表明人心的对错,本来就没有被蒙蔽。然而在这个时期,六个人都有所抗争,唯独郑雍始终沉默,仿佛不参与其中。他穿着端庄,举止得体,却为何没有一句建议,广泛于四方呢?开始时迎合,最终沉默,最终不免被归入党籍,这就是枉道事人不如直躬的原因。
注释
- 史本乎公:历史记载应该公正。
- 绍圣以来之记述:指绍圣年间的历史记载。
- 郑雍:指郑雍,诗中批评的对象。
- 亲札:亲笔信件。
- 王谊李祉:历史人物,诗中提到他们的真实事迹。
- 韩忠彦:历史人物,诗中提到他极力劝谏不要兴狱。
- 安寿:历史人物,诗中提到他当面分析章惇的行为。
- 金匮之汗青:指史书。
- 白帖子:指附会的人。
- 佩玉端委:形容郑雍穿着端庄,举止得体。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郑雍的举止。
- 献替:提出建议。
- 党籍:指被归入党籍。
- 枉道事人:枉道事人,不如直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木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和政治,风格严谨,善于通过诗词表达对时政的看法。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岳珂对林文节的赞颂,同时也是对郑雍的批评。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正直和忠诚的推崇,以及对迎合和沉默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正直和忠诚的推崇。诗中提到林文节的正直和忠诚,以及郑雍的沉默和迎合,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对历史记载的重新审视,强调了历史记载的公正性,批评了历史记载中的错误和遗漏。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者传达了对正直和忠诚的推崇,以及对迎合和沉默的批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史本乎公:历史记载应该公正。
-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重新审视绍圣年间的历史记载。
- 初无及于郑雍:最初并没有提及郑雍。
- 非亲札之具存:如果没有亲笔信件的保存。
-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例如王谊和李祉的真实事迹。
- 遍考史录:遍查史书。
- 皆无预乎此案之中:都没有与此案相关的内容。
- 郦保姓名:郦保的姓名。
- 亦各不同:也各不相同。
- 至于韩忠彦:至于韩忠彦。
- 力谏兴狱:极力劝谏不要兴狱。
- 直乞陛下且与含容:直接请求皇帝宽容。
- 安寿面析章惇:安寿当面分析章惇的行为。
- 以为乡风:认为这是乡风。
-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这些都是他们的大节。
- 而金匮之汗青:而金匮中的史书。
- 皆泯泯于二人之忠:都未能详细记载这两人的忠诚。
- 凡此帖纸之所具:所有这些记载。
- 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即使在同时代附会白帖子的人中。
- 犹能秉直以写其衷:仍有人能坚持正直表达内心。
-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这表明人心的对错。
- 本无所蔽蒙也:本来就没有被蒙蔽。
- 然于此时:然而在这个时期。
- 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六个人都有所抗争。
- 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唯独郑雍始终沉默,仿佛不参与其中。
- 佩玉端委:他穿着端庄,举止得体。
- 接武夔龙:举止得体。
- 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却为何没有一句建议。
- 广于四总耶:广泛于四方呢?
- 迎合于始:开始时迎合。
- 循默于终:最终沉默。
- 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最终不免被归入党籍。
- 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於直躬也:这就是枉道事人不如直躬的原因。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林文节和郑雍的对比,强调正直和忠诚的重要性。
- 象征:使用“金匮之汗青”象征史书,强调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推崇正直和忠诚,批评迎合和沉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者传达了对正直和忠诚的推崇,以及对迎合和沉默的批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匮之汗青:象征史书,强调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 佩玉端委:象征郑雍的端庄和得体。
- 夔龙:象征郑雍的举止得体。
意象解释:
- 金匮之汗青:史书是历史的见证,金匮之汗青象征着历史的真实和公正。
- 佩玉端委:郑雍穿着端庄,举止得体,象征他的外表和举止。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郑雍的举止得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 王谊 B. 李祉 C. 韩忠彦 D. 安寿
-
诗中批评的对象是: A. 林文节 B. 郑雍 C. 王谊 D. 李祉
-
诗中提到的“金匮之汗青”象征: A. 史书 B. 亲笔信件 C. 白帖子 D. 党籍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珂的其他作品,如《岳阳楼记》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岳珂的其他作品对比,如《岳阳楼记》,可以发现作者对历史和政治的关注,以及对正直和忠诚的推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了解宋代历史和人物。
- 《岳珂全集》:了解岳珂的全部作品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