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刁景纯环翠亭》
时间: 2025-01-14 14:0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台数亩平岗连,
莽苍瘦竹生寒烟。
虾蟆不食海月在,
夜久帖角回婵娟。
今人莫论曾费筑,
昔人已往谁知年。
三茅京岘必可望,
终欲相与吟云泉。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台地上有几亩平坦的岗地相连,苍翠而瘦弱的竹子在寒冷的烟雾中生长。蛤蟆不吃月光下的海,夜深人静时角落传来嫦娥的回声。今人不再谈论曾经的建筑,而昔人早已逝去,谁又知晓他们的年岁呢?三茅山和京岘山必定可以遥望,最终我想和你一起吟唱云间的泉水。
注释
- 古台:指的是古老的高台或平台。
- 莽苍:形容竹子生长得茂密而苍翠。
- 虾蟆:蛤蟆,暗示生物的存在与自然环境。
- 海月:指的是海上的月光,象征着夜的寂静与美丽。
- 帖角:夜深时的声音,可能意指轻声细语或隐约的音乐。
- 三茅京岘:地名,三茅山和京岘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少微,宋代诗人,因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以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对古亭的寄情之作,反映了他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古台、竹林的描绘,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情眷恋。
诗歌鉴赏
《寄题刁景纯环翠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绘环翠亭的自然美景的同时,传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索。前两句描绘了古台的环境,苍翠的竹子在寒烟中生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通过“虾蟆不食海月在”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暗示夜晚的宁静与安详。随着夜晚的深入,诗人又引入了嫦娥的意象,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体现了对过往的思念。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今人与昔人的思考,诗人感慨如今日人对过往的疏忽与遗忘,昔人已逝,时间的流逝让人无从追忆。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一起吟唱,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探讨了时间与记忆的主题,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台数亩平岗连:古老的高台上有几亩相连的平坦岗地,描绘出自然地形的宁静。
- 莽苍瘦竹生寒烟:苍翠瘦弱的竹子在寒冷的烟雾中生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虾蟆不食海月在:蛤蟆不吃月光下的海,暗示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 夜久帖角回婵娟:夜深时角落的声音,可能是对月亮的思念,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今人莫论曾费筑:人们对曾经的建筑不再提及,表现了对历史的淡漠。
- 昔人已往谁知年:昔日的人已不在,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 三茅京岘必可望:三茅山和京岘山是可以眺望的,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 终欲相与吟云泉:诗人希望和友人一起吟唱,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虾蟆不食海月”,将蛤蟆与月光联系,形象地表现出夜的宁静。
- 对仗:如“今人莫论曾费筑,昔人已往谁知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竹”、“寒烟”、“海月”等意象,营造出诗中清冷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思考着历史与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台:象征历史的沉淀与人文的积累。
- 寒烟:表现出一种清冷与幽静的自然氛围。
- 海月:代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增强了诗的意境。
- 嫦娥: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虾蟆”代表什么? a) 河流
b) 自然环境的宁静
c) 历史的遗忘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友谊与自然的向往
c) 对人生的思考 -
“古台数亩平岗连”中的“平岗”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平坦的土地
c) 河流
答案
- b) 自然环境的宁静
- b) 对友谊与自然的向往
- b) 平坦的土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但更强调了个人身世与历史的关系。
- 王维《山居秋暝》:与梅尧臣的作品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