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时间: 2025-01-07 23:2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王》
作者:秦观 〔宋代〕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
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
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
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
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
御沟曾解流红叶。
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
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白话文翻译
雨刚停,帘子卷起,淡淡的月亮挂在天边。
望着银河,星星稀疏,轻轻的云彩飘过树林的树影。
这样的景色更是清幽绝妙。谁会想到心中温柔的情感如此深厚。
孤灯昏暗,我独自走在华丽的厅堂,蟋蟀在台阶上奏乐,正值时节。
沉思之中,心中的苦恼难以言表。想起花下相逢之时,亲友赠与的罗缬。
春天的鸿雁,秋天的雁阵,轻轻的离别。想要找条锦鳞,寄一封尺素,
又怕烟波浩渺路途遥远。歌声渐渐消逝,唾壶也破了。
凄凉的情感空洞而切肤。
但我只想醉倒在美酒中,遥望那蔗瑶阙。
御沟旁的红叶曾经流淌。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重逢,倾听那霓裳的乐声。
彩楼在天的远方,夜夜我的衣襟和袖子沾染了泪血。
注释
- 兰陵王:是指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因其英俊而被称为“兰陵王”。
- 河汉:指银河。
- 冉冉:缓缓地,形容云彩的移动。
- 蟋蟀莎阶:蟋蟀在草阶上鸣叫,暗示秋天的气息。
- 锦鳞:美丽的鱼,象征着珍贵的信件。
- 尺素:指小纸条,表达思念之情。
- 霓裳:华丽的衣服,象征着美丽与华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爱情与离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兰陵王》创作于秦观早期,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上存在一些动荡。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情感与心境。
诗歌鉴赏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开头以“雨初歇”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似乎一切都刚刚开始。作者通过淡月和稀疏的星星,象征着孤独和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
在独步华堂时,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寂静,仿佛在提醒人们季节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词人回忆起与爱人相遇的甜美时光,内心却充满了惆怅与不舍。此时的他希望通过锦鳞寄信,但又担心烟波浩渺,难以相见,显得无比渺小和无奈。
整首词在意象上极为丰富,从自然的描绘到内心的情感,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结尾“夜夜襟袖染啼血”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深切的悲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初歇:雨刚刚停下,暗示着一种清新与宁静。
- 帘卷一钩淡月:轻轻卷起的帘子下,一弯淡淡的月亮映入眼帘。
- 望河汉几点疏星:仰望银河,看到几颗稀疏的星星,表达孤独的感觉。
- 冉冉纤云度林樾:轻柔的云彩缓缓飘过林间的树影,烘托出宁静的氛围。
- 此景清更绝:这样的景色更加清幽绝美,情感的升华。
- 谁念温柔蕴结:谁能想到心中温柔的情感如此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锦鳞”比喻信件,表达思念与珍惜。
- 拟人:用蟋蟀的鸣叫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兰陵王》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深刻反映了人在孤独与思念中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致相结合,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着情感的变化与清新。
- 月:代表思念与孤独。
- 星:象征遥远的希望与孤独。
- 蟋蟀:季节的流转,暗示时光的流逝。
- 锦鳞:美好的愿望与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兰陵王》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秦观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锦鳞”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鱼
- B. 祝福的信件
- C. 离别的情感
- D. 自然的景色
-
“夜夜襟袖染啼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悲伤
- C. 欢聚
- D. 无所畏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兰陵王》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倾向于对美好回忆的缅怀。两者都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但情感的出发点和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秦观生平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