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宿霭迷空》
时间: 2025-01-17 09:28:21意思解释
沁园春·宿霭迷空
作者: 秦观 〔宋代〕
原文展示: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白话文翻译:
晨雾迷蒙,浓厚的云层笼罩着太阳,白昼的景色渐渐延长。
正是兰草滋润的时节,哪家燕子喜爱甜蜜的蜜脾香,四处飞舞的蜜蜂非常忙碌。
整日无人,窗帘高挂,偶尔有风送来游丝,轻轻划过墙头。
细雨过后,桃花愁苦,杏花怨恨,红泪如雨般洒落。
风流的情感容易被触动,然而我依旧伫立,回忆着往日的柔情。
想念那小巧的梳妆镜,精致如绛色蜡烛、玉龙和金斗,时常熏染着沉香。
在柳树下游玩的地方,回过头去,青楼变成了异乡。
相思的往事,纵然写满了许多纸张,却难以表达那微茫的情感。
注释:
- 宿霭: 晨雾、晨霭。
- 腻云: 形容云层浓厚、湿润。
- 兰皋: 兰草生长的湿润地方。
- 蜜脾: 指蜜蜂的蜂巢,含有蜂蜜的巢脾。
- 游丝: 细细的丝线,形容轻柔的风。
- 桃愁杏怨: 桃花的愁苦和杏花的怨恨,形容离别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与苏轼、李清照等人齐名。他的词风细腻柔美,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作者的晚年,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感受。开篇以“宿霭迷空”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随之而来的“腻云笼日”更是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湿润。整首词的结构松散,却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将景与情融为一体。
在描写春日美景的同时,诗人内心的情感逐渐浮现。燕子、蜜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生活的繁忙与美好。随之而来的“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无奈。
整首词以“忆”字为线索,展现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尤其是“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一句,流露出对故地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 描述清晨的雾霭和厚厚的云层,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繁忙。
-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表达了孤独与寂寞,窗帘高挂,透出一种无人的寂静。
-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细雨之后,桃花与杏花的愁苦与怨恨,寓意着离愁与思念。
- 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 细腻的物品描写,寓意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反映出对旧时光的留恋,青楼成了异乡,感慨人生的变迁。
-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强调思念之情的深刻,却难以用文字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红泪”形容为“淋浪”,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桃花与杏花被赋予了情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感受。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春日的赞美以及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感伤。
意象分析:
- 宿霭: 象征着朦胧的回忆与隐秘的情感。
- 兰皋: 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桃愁杏怨: 象征着爱情的苦涩与相思的愁苦。
- 青楼: 代表着往日的繁华与人生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宿霭迷空”中“宿霭”指的是什么? A. 晨雾
B. 夜霭
C. 夕阳 -
诗中“桃愁杏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愁苦
C. 愤怒 -
该诗的主要意象之一是? A. 青楼
B. 海洋
C. 山川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与李清照《如梦令》: 两者均表现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但秦观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集中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通论》
- 《秦观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