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美人·喜复李公桥用弹指词韵》
时间: 2025-01-04 08:1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寞空山,飘零大树。
当年相国曾游处。
我来圮上手频招,
犹望英雄人物再停棹。
废院观泉,荒祠听雨。
独深凭吊和谁语。
海田变易任风潮,
且喜重还仆射旧时桥。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寂静的山中,空旷而孤独,大树的枝叶飘零不定。
昔日的相国曾在此游玩。我来到这片废墟上,频频招手,
仍然希望能见到那些英雄人物再次停下船来。
在荒废的院子里观赏泉水,听着雨水在荒凉的祠堂中滴落。
我独自深深地凭吊,和谁诉说我的感慨呢?
海田已经随着风潮而变幻无常,
但我仍然高兴能够再次回到仆射的旧时桥上。
注释
- 相国:古代官职,通常指辅佐君主的高官。
- 圮:指倒塌或毁坏的地方。
- 棹:指船桨,泛指船只。
- 仆射:古代官职,通常指负责出征的将领或官员。
- 凭吊:指凭栏眺望,缅怀故人或往事。
典故解析
- 相国游处:指历史上某位重要人物的游历之地,通常与历史典故或名将相关。
- 海田变易:指自然环境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安经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往事的怀念。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经德对李公桥的追忆之际,表达了他对往昔的眷恋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寂静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迹,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开头两句“寂寞空山,飘零大树”便营造了一种孤独而苍凉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当年相国曾游处”则是对历史的回溯,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过往的辉煌。诗人在废墟之上频频招手,既是对历史的召唤,也是对未来英雄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中间的“废院观泉,荒祠听雨”,反映了历史遗迹的荒败与诗人心境的凄凉。尽管周围环境已是破败,雨水声声,却更显得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海田变易任风潮,且喜重还仆射旧时桥”则是转折,虽然自然环境在变化,但旧时的桥依然存在,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与诗人的记忆。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往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寞空山: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山野景象,暗示内心的孤独。
- 飘零大树:大树的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当年相国曾游处:引入历史,表现对往昔的回忆。
- 我来圮上手频招:诗人来到这个被遗忘的地方,心怀对英雄的召唤。
- 犹望英雄人物再停棹:希望能够见到历史上的英雄再次归来,表达对英雄的向往。
- 废院观泉,荒祠听雨:描述环境的荒废与内心的孤寂。
- 独深凭吊和谁语:独自凭吊,感慨无人倾诉,体现孤独感。
- 海田变易任风潮:自然环境的变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且喜重还仆射旧时桥:虽然环境变化,旧时的桥依然存在,传达一种对历史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大树飘零”隐喻生命的脆弱。
- 对仗:上下句对偶,如“废院观泉,荒祠听雨”。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听雨”表现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展现了对英雄人物的尊敬和对过往的留恋。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孤独与寂静。
- 大树: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废院、荒祠:象征历史的遗忘与人事的变迁。
- 泉水、雨声: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生的感慨。
- 旧时桥:代表历史的延续与珍贵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哪个历史人物表达了怀念? A. 李白
B. 相国
C. 诸葛亮 -
诗中描述的环境主要是怎样的? A. 繁华热闹
B. 寂静荒凉
C. 山清水秀 -
“海田变易任风潮”中“海田”指的是什么? A. 一片大海
B. 农田
C. 自然环境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达对国家与历史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展现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战乱中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更为沉重的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对往事的回忆与英雄气概的体现,展现出不同的历史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