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时间: 2025-01-01 17:49:28

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嘉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意思解释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琅菜来从若木边,
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嘉客,
不是陶家无馔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若木旁生长的琅菜,虽不是用油脂或香料烹制,却仍然显得鲜绿清新。玉盘上堆满了菜肴,令人感到羞愧,来访的客人多么丰盛的款待,而陶渊明的家中却并不缺少美食。

注释:

  • 琅菜:一种野菜,色泽鲜亮,亦有清香。
  • 若木:一种树木,常用作自然的背景。
  • 非膏非沐:不是用油脂或香料调味,表达自然之美。
  • 玉盘:象征美味佳肴的盛器。
  • 陶家:指陶渊明,隐居生活的代表,强调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历史的教训应为治国理政的指南。风格上,司马光的诗多注重内涵和情感,常反映其对自然和人情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自然景观与人际交往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对琅菜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食物的珍视与对人情的理解,体现了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琅菜的生长环境和用餐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纯粹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开头一句“琅菜来从若木边”,不仅描绘了景色,也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展现了自然的恬淡与生机。接下来的“非膏非沐绿宛延”,则强调了质朴的美,唤起读者对食物本身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玉盘委积羞嘉客”中,诗人将美食与人情结合,表达了盛情款待的愧疚感。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欣赏丰盛的美食,又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不是陶家无馔钱”,则通过比照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对比,传达出对物质与精神对立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琅菜来从若木边:描绘了琅菜生长的自然环境,传递出一种生机与自然的气息。
  2. 非膏非沐绿宛延:强调琅菜的清新自然,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3. 玉盘委积羞嘉客:通过描写丰盛的美食,表达对来访者的热情与自愧。
  4. 不是陶家无馔钱:对比陶渊明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琅菜与玉盘的描写,隐喻自然的丰盈与人情的温暖。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好的对称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菜:象征自然与纯粹,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若木:代表生机与清新,构成诗的背景。
  • 玉盘:象征丰盛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体现人情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琅菜主要生长于哪种环境? A. 河边
    B. 山顶
    C. 若木边
    D. 田间

  2. 诗中提到的“陶家”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器制造者
    C. 陶家兄弟
    D. 陶艺家

  3.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愧疚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1. C. 若木边
  2. A. 陶渊明
  3. B. 愧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司马光与陶渊明的诗作都强调简朴与自然,前者通过描写自然美食,后者则通过描述桃花源的理想生活,展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集》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