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时间: 2025-01-08 02:42: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 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作者: 周星誉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
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
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
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
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我怀疑与不甘。诗人感叹当今词坛,竟无人能与之匹敌。年少时,才华横溢,曾创造过许多动人的韵事,传唱在宫中。如今,宰相和有权势的子弟们,却都成为梁园中的闲客。五十年过去,曾经的名声如马周般白头苍苍。你可知道,过去两百年来,有多少人代替我在争夺名利的席位?我自己写的江南情感的句子,遗憾的是只有少量的紫云笛声伴随。余下的才华似乎都是徒劳,谁能折得了那鹿角呢?在花前我轻声吟唱,诗的灵魂却随着寒月飘飞。
注释:
- 髯乎堪恨: 髯须可恨,指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惋惜。
- 占词名一代: 指自己在词坛中的地位。
- 红牙: 年轻时的美好回忆。
- 宰相衣冠: 指地位显赫的人。
- 梁园客: 形容如今的身份和地位的落魄。
- 马周: 指历史上以年长著称的诗人,象征着年老与失去。
- 紫云擪笛: 形容美好的音乐,代表着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 鹿角: 比喻难得的才能与机会。
典故解析:
- 马周: 马周是东汉末年著名诗人,以年长和才华著称,常被用来象征年老与失意。
- 梁园: 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用来指代落魄的文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星誉,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鼎盛的时代。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清新、婉约著称,并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诗人透过对月夜与湖海楼的感怀,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反思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通过对月夜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感慨与对文坛的失落感。诗中多处提到历史人物与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自身成就的思考。诗人以“髯乎堪恨”开篇,便直接表露出对自身才能的遗憾,接着用“早岁红牙添韵事”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年岁渐长,诗人感到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渐被他人所取代,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愈发显著。诗中最后以“花前清啸”总结,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诗歌精神的向往,尽管感到无奈,但依然不失其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髯乎堪恨: 表达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惋惜。
- 占词名一代: 自认为在词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 早岁红牙添韵事: 回忆年轻时的风光与成就。
-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 讽刺高阶层的人物,暗示社会的不公。
- 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表达对年老与失去的感慨。
- 知否二百年来: 反思历史上的竞争与自己地位的变迁。
- 自写江南肠断句: 表达对江南的深情与遗憾。
- 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以清啸表达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诗歌的灵魂。
修辞手法:
- 比喻: "鹿角谁当折",比喻才华难以得到。
- 对仗: 句式工整,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 拟人: 赋予诗魂以人性,展现情感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焦虑与对过往的怀念,在对月夜的描写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 寓意清明与孤独,象征诗人的思考与内心的孤寂。
- 江南: 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情感的寄托。
- 寒月: 体现出一种冷清的美,增添了诗的忧伤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马周”指的是哪个年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汉代
- D. 明代
-
“花前清啸”中的“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诗人的身份
- C. 竞争者
- D. 过去的回忆
-
诗中反复出现的“寒月”代表了什么?
- A. 明亮的未来
- B. 诗人的孤独感
- C. 诗人的欢乐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周星誉与李白:两者均以豪放的情感著称,但周星誉更显得沉郁与反思,而李白则更具洒脱之气。
- 周星誉与苏轼:两者都表现出对往昔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苏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周星誉则更倾向于对社会的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古代诗词鉴赏》
- 《周星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