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
时间: 2025-01-14 13:03: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
作者: 张炎 〔宋代〕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
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觉。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
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随着春雨的到来,花瓣纷飞,春天的美好似乎也在逐渐减少,令作者感到时光流逝、渐渐老去。站在栏杆上听着黄莺的歌声,拉起窗帘收起燕子,故乡的感觉愈加遥远。忧愁无法消散,仿佛漫长的距离使人感到孤独。回忆起曾经相聚的古道,突然又像做梦一样惊醒。清风拂面,江水摇曳,船行在晨曦中。与其重温旧梦,不如放下离去,无法承受这份怀念。没想到又回到那荒凉的五柳门,似乎又听到了杜鹃的啼叫。
注释
- 乱红:指飞舞的花瓣,形容春花的凋零。
- 艳游:指春天的游玩,意指春天的乐趣。
- 倚槛调莺:倚靠栏杆听黄莺的歌唱。
- 故园空杳:故乡的景象变得模糊而遥远。
- 五柳门:指陶渊明所居住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澄之,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春天,正值春晚,诗人正要离别故人,感受到春天短暂与流逝的美好,情感复杂而深沉。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末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乱红飞已无多”引入,既渲染了春天的美丽,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迅速逝去。随之而来的“艳游终是如今少”表达了对过去欢愉时光的怀念。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倚槛调莺,卷帘收燕”的细节,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生活的感悟。故乡的遥远感让人倍感孤独,忧愁缠绕心头,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中的“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生动地比喻了离愁的无尽与无奈。
最后,诗人通过清风、江水、舟行等意象,传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选择,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告别与对新生活的期待,但内心深处仍充满了对往昔的眷恋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红飞已无多:春花纷飞,已然不多,感叹春光的短暂。
- 艳游终是如今少:过去的游玩乐事已不再,暗含对昔日欢乐的追忆。
-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春雨过后,春天的气息也随之减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催人渐老: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自己也在慢慢变老。
-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描绘了一种悠闲的场景,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 故园空杳:故乡的景象显得遥远而模糊,愈发令人感到孤寂。
- 奈关愁不住:忧愁无法摆脱,心中无时无刻不感到惆怅。
- 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形容思念的距离如同天边的草般遥不可及。
- 不拟相逢古道:对再相逢的期待,隐含着对往昔的怀念。
- 才疑梦又还惊觉:似梦似幻的感觉,突然醒悟,带来一丝失落。
-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舟行趁晓:船只在晨曦中行驶,象征新的开始。
-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与其重温旧梦,不如选择放下离去。
- 怎堪怀抱:对怀念的无奈与痛苦。
- 那知又五柳门荒:再回到昔日的地方,却已然荒凉。
- 曾听得鹃啼了: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杜鹃的啼叫,充满了怀旧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风在柳,江摇白浪”,将自然景色与心情结合。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性,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倚槛调莺,卷帘收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与思念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对故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表现出一种哀愁而又温柔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红:象征春花的短暂与美好,暗示时光的流逝。
- 倚槛调莺:体现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态度。
- 清风、江水、舟行:象征自由与新的开始,展现出一种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红”指的是什么? A. 飞舞的花瓣
B. 红色的衣服
C. 红色的鸟 -
“倚槛调莺”中“调莺”意为? A. 听黄莺的歌唱
B. 抓黄莺
C. 画黄莺 -
诗中提到的“五柳门”象征什么? A. 朋友的家
B. 过去的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张炎《水龙吟》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张炎更侧重于自然与离别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显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汇集了宋代词人的优秀作品,提供更多的背景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