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花似雪》

时间: 2024-12-29 17:16:27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

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

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白话文翻译:

花瓣如雪般纷飞,东风在夜里拂过苏堤上的月光。苏堤月光下的花香消散在南国,几次圆缺变幻?钱塘江的潮声已然停止,江边的杨柳谁在攀折呢?谁在攀折这些柳条,在西陵渡口,古今的离别情景交织。

注释:

  • 花似雪:比喻花瓣白如雪。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的气候。
  • 苏堤:指的是杭州的苏堤,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几回圆缺:指明月的圆缺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
  • 钱塘江:指的是流经杭州的江河。
  • 杨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西陵渡口: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渡口,寓意离别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以智,字子云,号莲峰,南宋时期的诗人、理学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诗才而著称。他的诗歌融合了哲理与情感,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与离别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忆秦娥·花似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以“花似雪”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盛开的场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接着提到“东风夜扫苏堤月”,将春风与月色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而迷人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景致中。然而,随之而来的“香销南国,几回圆缺”却让诗情转向忧伤,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不禁感到惆怅。

“钱塘江山潮声歇”,表达了潮水退去的宁静,与前面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感觉。最后以“古今离别”结尾,既是对过往离别的感慨,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展望。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似雪:描绘花瓣如雪一般洁白,传达出春天的美好。
  2. 东风夜扫苏堤月:春风轻拂,月光洒在苏堤上,营造出浪漫的夜景。
  3. 香销南国,几回圆缺:花香消逝于南国,月亮几度圆缺,暗示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
  4. 钱塘江山潮声歇:潮水静止,声音消失,象征着宁静与孤寂。
  5. 江边杨柳谁攀折:杨柳在风中摇曳,谁在攀折它,暗示思念与离别。
  6. 西陵渡口,古今离别:西陵渡口是离别之地,古往今来,离别总是令人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似雪”,形象生动。
  • 对仗:如“几回圆缺”,音韵和谐。
  • 拟人:如“谁攀折”,赋予柳树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美好。
  • :象征团圆与思念。
  • 潮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杨柳:象征离别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似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雪花
    B. 花瓣的洁白
    C. 月光
    D. 春风

  2. 诗中提到的“西陵渡口”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时光
    B. 离别
    C. 团圆
    D. 春天

  3. “几回圆缺”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A. 花开花落
    B. 月亮的变化
    C. 江水的涨落
    D. 风的轻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方以智的《忆秦娥·花似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离别的感伤,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深入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