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7:55:49

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

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

白话文翻译:

皎洁的月光穿透轻薄的烟雾,树枝上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动人。在灞桥的归路上,天色已晚,心中的离别思绪总是令人感到怜惜。

注释:

  • 纤月:形容月亮细小而明亮,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
  • 轻烟:指薄薄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鸟语妍: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 灞桥:灞桥是古代著名的桥梁,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
  • 别思:离别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灞桥”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代表着离别和思念。它与“灞水”相连,是古人游玩、送别的好去处。在《长恨歌》中,李白提到的“灞桥”同样是一个离别的场所,因而“灞桥”成为了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懋仪(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先,号梅溪,出生于江苏,生活在清初时期。归懋仪以诗、文、词皆擅长,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成就显著。

创作背景:

《柳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离别情绪,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柳 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美与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以“柳”为线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春日的清晨,月色与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往往会感受到一丝惆怅,正如“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所表达的那种离别的思绪。在离别的时刻,往往是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进而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有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纤月破轻烟: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月亮透过薄薄烟雾的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2. 枝头鸟语妍:鸟儿在树梢鸣唱,声音悦耳,增强了诗的美感。
    3. 灞桥归路晚:诗人暗示自己即将回家的路,时间已晚,带着一丝惆怅。
    4. 别思总堪怜:离别的思念之情使人感到无奈与心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纤细,增强了意象的柔美。
    • 拟人:鸟语被赋予了“妍”的特性,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亲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纤月:象征纯洁、美好。
  • 轻烟:表示淡淡的忧愁与朦胧的思绪。
  • 鸟语:传达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灞桥: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月”指的是什么? A. 细小的月亮
    B. 明亮的星星
    C. 朦胧的云彩
    答案:A

  2. “灞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别思”是指什么? A. 旅行的思考
    B. 离别的思念
    C. 自然的思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归懋仪的《柳 其二》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归懋仪更多地融入了鸟语与离别的情感,而李白则是通过对月思乡,表达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归懋仪研究》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