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5-01-04 11:29:07意思解释
满江红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郁郁苍苍,纵灰烬犹存正色。
记一夕风雷飞去,顿惊移国。
材大耻干梁栋用,心摧怒挟神明力。
算英灵终古共湖山,精忠柏。
安否讯,残僧识。
生死劫,遗民泣。
恁万牛难挽,故根如石。
定有虫书成病巳,终烦羽葆扶玄德。
叹空枝留照总凄凉,虞渊日。
白话文翻译:
苍翠的山林中,纵使灰烬依然显出它的颜色。
我记得某个夜晚,风雷骤然而来,震惊了整个国家。
大材小用,实在是一种耻辱,心中愤怒,恍若神明在发力。
算是英灵与这片湖山永远相伴,正如那忠诚的柏树。
安否的消息,残余的僧人已然明了。
生死劫难,遗留下的百姓悲泣。
即使千牛也难以挽回,故土如同坚石。
定有虫书成病,最终烦恼羽葆扶持那高贵的德行。
叹息着那空枝留下的光照,实在是凄凉的日子。
注释:
- 郁郁苍苍: 形容山林茂盛的样子。
- 纵灰烬犹存正色: 即使灰烬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颜色,说明曾经辉煌的景象。
- 材大耻干梁栋用: 意指大材小用,才华不能被充分利用是一种耻辱。
- 精忠柏: 柏树象征着忠诚,意指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忠诚于祖国。
- 安否讯: 询问安危的消息。
- 生死劫,遗民泣: 生死关头,遗留下来的百姓在哭泣。
- 故根如石: 故土的根基如同石头般坚固,难以动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诗人,生平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清代时期,恰逢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不屈追求。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苍翠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开篇的“郁郁苍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国土的丰厚与历史的沉重。接下来的“纵灰烬犹存正色”则揭示了国家在经历风雨后,仍然保持着它的尊严与精神。诗人在描绘动乱的同时,不忘提到“英灵”和“精忠柏”,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追忆,更是对后人精神的鼓舞。
诗中多次提到“生死劫”,这不仅反映了国家的危机,也表达了人民在困境中所承受的痛苦。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尤其是对故土的深情,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根基如石,永不动摇,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可谓悲壮而又坚定,既有对过去的哀悼,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郁苍苍: 描述自然景色,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纵灰烬犹存正色: 即便经历了劫难,仍然保持本色,象征不屈不挠。
- 材大耻干梁栋用: 表达对人才浪费的愤怒。
- 心摧怒挟神明力: 内心的愤怒如同神明的力量。
- 算英灵终古共湖山,精忠柏: 英灵与故土永相伴,柏树象征忠诚。
- 安否讯,残僧识: 询问安危的消息,关注民众的命运。
- 生死劫,遗民泣: 生死困境中,百姓的悲痛。
- 恁万牛难挽,故根如石: 无论多大的力量,故土的坚韧不拔。
- 定有虫书成病巳,终烦羽葆扶玄德: 未来的困扰与对理想的追求。
- 叹空枝留照总凄凉,虞渊日: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故根如石”比喻故土的坚固。
- 拟人: “心摧怒挟神明力”,人的情感被赋予神明的力量。
- 对仗: 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苍: 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 灰烬: 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与破败。
- 英灵: 象征着历史英雄的精神。
- 柏树: 代表忠诚与坚定。
- 空枝: 体现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精忠柏”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忠诚
C. 智慧
D. 力量 -
“生死劫,遗民泣”中的“生死劫”指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战争的困扰
C. 自然灾害
D. 经济危机 -
“故根如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故乡的坚守
C. 对历史的遗憾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 B. 忠诚
- B. 战争的困扰
- B. 对故乡的坚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同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更加强调个人的壮烈与不屈。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展现了另一种对国破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更加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郭则沄传》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您对《满江红》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