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登榕城戍楼作》
时间: 2025-01-21 10:0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都付与边城拥戟,野花缠箭。洗马寒江波万顷,栖鸦坏堞云千片。对西风有客赋登楼,同王粲。飞鸟外,苍烟淡。斜照里,青芜暗。记小车山路,冷枫红遍。桂树空成招隐句,榆关未了封侯愿。到而今辜负虎钤篇,龙泉剑。
白话文翻译:
这座孤独的城池经历了多少次英雄的血战,所有的荣光与悲壮都留给了边城的守卫者,野花缠绕着箭矢。寒冷的江水洗去战马的疲惫,千片云朵在破败的城墙上栖息。面对西风,有位客人登楼赋诗,仿佛与王粲同在。飞鸟在空中掠过,苍烟淡淡,夕阳斜照,青翠的草地显得暗淡。记得那小车驶过的山路,冷峭的枫树已经红遍。桂树下的诗句已成空谈,榆关外的封侯愿望依然未了。至今我对那篇《虎钤赋》和《龙泉剑》感到辜负。
注释:
- 孤城:指的是孤立的城池,象征着孤独与坚守。
- 英雄血战:指的是历史上英雄们为了保卫国家而进行的多次战斗。
- 拥戟:持戟的士兵,象征着守卫。
- 寒江:指寒冷的江河,暗示战斗的艰辛。
- 栖鸦:指乌鸦栖息,象征着凄凉。
-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诗人,以才华著称。
- 虎钤:古代武器,象征着英雄豪情。
- 龙泉剑:传说中的宝剑,象征着志向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1640年-1710年),字惟庸,号元白,清代诗人,因其深厚的诗词功底而被誉为“诗家”。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风格苍劲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是作者登上榕城戍楼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又有对现状的沉思,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城的历史沧桑,展现出诗人对英雄斗争的敬意和对过往的怀念。开篇即以“斗大孤城”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悲壮的氛围,接着通过“经几度英雄血战”突出了战争的惨烈与历史的沉重。诗中多次提及“边城”、“寒江”等意象,暗示着诗人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思考。
而“对西风有客赋登楼”的意象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文人雅士的气息,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对未来的思考。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英雄豪杰的羡慕,也有对自身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历史诗,更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抒怀之作。诗人在表达对历史的敬仰时,也在反思自身的追求与价值,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斗大孤城:描述城池的巨大和孤立,象征着孤独的坚守。
- 经几度英雄血战:强调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和英雄的牺牲。
- 都付与边城拥戟,野花缠箭:表现战争后留下的孤独与荒凉。
- 洗马寒江波万顷:描绘战后景象,寒冷的江水洗去战马的疲惫。
- 栖鸦坏堞云千片:描绘破败的城墙上栖息的乌鸦,增加凄凉感。
- 对西风有客赋登楼,同王粲:引入文人雅士的意象,表达对文化的追求。
- 飞鸟外,苍烟淡:描绘天空的景象,增添诗意。
- 记小车山路,冷枫红遍:追忆往昔的路途,表现时间的流逝。
- 桂树空成招隐句,榆关未了封侯愿: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到而今辜负虎钤篇,龙泉剑: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城池比作孤独的战士,传达孤独与坚守的主题。
- 拟人:寒江洗马,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飞鸟外,苍烟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历史责任感与民族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坚守。
- 英雄: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
- 寒江:暗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
- 桂树、榆关:象征着理想与未竟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城”象征什么?
- A. 热闹的城市
- B. 孤独与坚守
- C. 战争的胜利
- D. 和平的生活
-
“对西风有客赋登楼”中的“西风”暗示什么?
- A. 文人风采
- B. 战争的残酷
- C. 自然的力量
- D. 时间的流逝
-
诗中提到的“龙泉剑”象征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志向与理想
- C. 诗人的才华
- D. 历史的沉重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满江红》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易顺鼎更多地强调了民族情感与理想,而杜甫则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易顺鼎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