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与莫两山谭邗城旧事)》

时间: 2025-01-17 09:33:01

远草情钟,孤花韵胜。

一楼耸翠生秋暝。

十年二十四桥春,转头明月箫声冷。

赋药才高,题琼语俊。

蒸香压酒芙蓉顶。

景留人去怕思量,桂窗风露秋眠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与莫两山谭邗城旧事)
作者:周密 〔宋代〕
远草情钟,孤花韵胜。
一楼耸翠生秋暝。
十年二十四桥春,
转头明月箫声冷。
赋药才高,题琼语俊。
蒸香压酒芙蓉顶。
景留人去怕思量,
桂窗风露秋眠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远处的草木与孤独的花朵,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动人的情感。高楼耸立,映衬着秋天的黄昏。十年间的春光在二十四桥上流逝,回头时却只听到明月下冷清的箫声。赋诗的才华横溢,题字的风韵俊秀,香气蒸腾的酒杯上托起了芙蓉花的美丽。景色虽好,但人去后只剩思念,桂窗外的秋风和露水使人从沉眠中惊醒。

注释

  • 远草:指远处的草木,传达出一种空间的延展感。
  • 情钟:情感的寄托或钟情于某种情景。
  • 孤花韵胜:孤独的花朵更显韵味。
  • 一楼耸翠:高楼青翠的景象。
  • 十年二十四桥春:指在二十四桥旁的春景,十年岁月如白驹过隙。
  • 明月箫声冷:明亮的月光下,冷清的箫声传来。
  • 赋药:写诗的才能。
  • 桂窗:窗外的桂树,象征秋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 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的著名风景点,常与春景相联系,寓意青春和美好的往事。
  • 明月: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孤独、思念和清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1232-1298),字孟郊,号季子,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历史学家,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周密的《踏莎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乡情怀。开篇的“远草情钟,孤花韵胜”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而又富有韵味的境地。高楼在秋日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翠,时光的流逝伴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特别提到的“十年二十四桥春”,不仅是对青春的回顾,更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奈感慨。

词中“转头明月箫声冷”一句,意境深远,月光照耀下的箫声显得格外清冷,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接下来的“赋药才高,题琼语俊”,则是对诗人自身才华的自信表达,同时也暗示了在这种美好环境下,诗人却是孤独的。

最后通过“桂窗风露秋眠醒”,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清醒与困扰,尽管外界的景色令人陶醉,但内心的思念与孤独却无法逃避。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往事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草情钟,孤花韵胜:描写远方的草木与孤独的花,传达出情感的不舍。
  2. 一楼耸翠生秋暝:高楼在秋天的黄昏中显得苍翠夺目。
  3. 十年二十四桥春:十年间的春景在二十四桥旁流逝,暗示着时光的飞逝。
  4. 转头明月箫声冷:回头望去,明月之下传来的箫声显得冷清。
  5. 赋药才高,题琼语俊:描绘诗人自信的才华与风雅的诗句。
  6. 蒸香压酒芙蓉顶:酒香四溢,映衬出芙蓉花的美丽。
  7. 景留人去怕思量:风景虽好,但人去后只剩思念。
  8. 桂窗风露秋眠醒:窗外的桂树与秋风露水唤醒了沉睡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花韵胜”,通过比较强调孤独的花更有韵味。
  • 对仗:如“远草情钟,孤花韵胜”,形成平衡的句式增强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孤独感,展现了深沉的思乡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代表生命与自然,传达出时间的流逝。
  • :象征美好与孤独。
  • 明月: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 箫声:代表音乐与情感的抒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位于哪个城市?

    • A) 苏州
    • B) 扬州
    • C) 杭州
    • D) 南京
  2. “桂窗”指的是什么?

    • A) 窗户外的桂树
    • B) 桂花酒
    • C) 一种窗帘
    • D) 桂花糕

答案

  1. B) 扬州
  2. A) 窗户外的桂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周密与李白的作品均涉及自然与孤独的主题,但周密更强调对现实的思考与怀念,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洒脱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周密诗文集》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