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镇江驿中》
时间: 2025-01-06 08:4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镇江驿中
作者: 陈霆 〔明代〕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眠未稳,吟难就。红炉冷,青绫绉。想雕房曲槛,少年时候。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到如今惟只是相思,浓如旧。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上的春寒中,我依靠着危墙,看到杏花已经消瘦。重门外,檐铃响起四声,伴随着骤然的落梅风。茶梦已做残,银烛的影子摇曳,旅途的灵魂在铜壶的滴漏中渐渐消散。早晨的纱窗虚掩,月光斜照,夜已三更。睡眠未稳,吟诗难以成就。红炉已冷,青绫绉缠绕。想着雕花的房间和曲槛,那是少年时光。锦瑟调弦,手握索弦,罗衣醉卧,怀抱着薰香的袖子。如今只剩下浓厚的相思,如同往昔一样。
注释:
- 春寒:指春天的寒冷天气。
- 倚危祢:倚靠在危险的墙边。
- 杏花消瘦:杏花凋零、凋谢。
- 重门:指大门,通常是指豪华的院落或楼阁的门。
- 檐铃:屋檐下悬挂的风铃。
- 茶梦:喝茶时的梦境。
- 银烛影:烛光摇曳的影子。
- 铜壶漏:指漏水的铜壶,象征时间的流逝。
- 纱窗:用纱制成的窗。
- 锦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诗词见长。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满江红 镇江驿中》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诗中表现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思念。诗人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镇江驿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离愁的感慨。开篇以“春寒”和“杏花消瘦”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感觉。紧接着的“重门外檐铃四响”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情景的生动性,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将旅途的孤独与思念巧妙结合,烛光的摇曳和铜壶的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接下来的“红炉冷,青绫绉”,则透露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最后,以“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结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缅怀,留下了浓厚的相思之情,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描绘诗人身处春寒的楼阁,杏花的凋零传达出春天的无情。
- 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外面的风铃声和急剧的落梅风增加了孤独感。
- 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梦境如茶已尽,烛影摇曳,暗示旅途的孤寂。
- 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月光斜照,夜深人静,诗人无法入眠。
- 眠未稳,吟难就:睡眠未能安稳,吟诗也变得困难。
- 红炉冷,青绫绉:炉火冷却,青绫的绉纹象征内心的冷清。
- 想雕房曲槛,少年时候:怀念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 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美好时光的片段,音乐和香气交织在一起。
- 到如今惟只是相思,浓如旧:如今只剩下浓厚的相思,感情依旧如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点滴比作“茶梦”、“银烛影”,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杏花消瘦”。
- 对仗:如“红炉冷,青绫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孤独以及往昔时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与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对青春、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寒冷与孤寂,也暗示生命的脆弱。
- 杏花:代表青春和美好,消瘦则象征失去。
- 檐铃:象征外界的声音,反衬内心的孤独。
- 红炉:象征温暖和情感的寄托。
- 锦瑟:代表音乐与美好的回忆,寄托浓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楼上春寒”,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天气?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茶梦做残银烛影”中的“银烛影”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欢乐
B. 时间的流逝
C. 旅途的孤独
D. 青春的消逝 -
诗中提到的“锦瑟”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美好的回忆和音乐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主要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传达情感。
- 《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叙今,通过历史的沉思引发对人生的感慨。
两者都以抒情为主,但表现形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