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读半塘词》
时间: 2025-01-06 23:0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读半塘词
作者: 胡先骕 〔近代〕
抗疏功名,恁落得,蛮荒投老。
几负却,吟边壮志,酒边孤抱。
桂海关山萦旧梦,燕台冰雪添悲啸。
最凄然,穿冢傍要离,心如捣。
词赋笔声名噪。
家国恨凭谁道。
剩名山珍贮,茂陵遗稿。
弹泪西风猿鹤怨,销春南国莺花闹。
算都归,萧瑟白杨风,斜阳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和对过往壮志的追忆。在蛮荒的地方,年华已老,曾经的壮志和孤独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桂海的关山,旧梦萦绕,而燕台的冰雪又增添了几分悲凉。最痛苦的是,身处离别之际,心如捣蒜般难以承受。词赋的名声虽响亮,可家国的仇恨又能向谁倾诉呢?留下的只有那些名山的珍藏与茂陵的遗稿。西风中弹泪,猿鹤哀怨,南国春花莺鸣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最终,一切都归于萧瑟的白杨风,斜阳映照。
注释
- 抗疏功名:指抵抗对名利的追求。
- 蛮荒:指偏远、荒凉的地方。
- 吟边壮志:吟唱时仍怀有壮志。
- 桂海关山:指桂林、海上及关山,寓意旧梦与过往。
- 燕台:指燕京,即今天的北京,象征着遥远的故土。
- 穿冢傍要离:形容即将离别的痛苦。
- 词赋:指诗词文赋。
- 茂陵遗稿:茂陵是王莽的墓,借指古代文人的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先骕(1881-1956),字子迪,号菊潭,近现代诗人,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抗战时期,作者在国难当头,心中忧国忧民,情感复杂,既有对自己未实现壮志的惋惜,又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读半塘词》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即提到“抗疏功名”,表明诗人在对待名利上持有消极态度,反映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而“蛮荒投老”则暗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无奈,身处于荒凉之地,年华已逝,内心充满孤独与失落。
“桂海关山萦旧梦,燕台冰雪添悲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关山、冰雪的描绘不仅仅是地理的描写,更是心境的映射,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而“穿冢傍要离”则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心如捣蒜的比喻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撕心裂肺。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自己词赋的成就与家国仇恨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哀。尽管他在文坛上名声显赫,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种成就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结尾的“算都归,萧瑟白杨风,斜阳照”则用自然景象结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仿佛一切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消散。整首词字句凝练,情感真挚,深刻地描绘了个人与家国之间的情感纠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抗疏功名,恁落得,蛮荒投老”:表达对功名的抵抗与不屑,身处荒凉之地,感到年华已逝。
- “几负却,吟边壮志,酒边孤抱”:回忆往昔的壮志,酒中独自怀抱的孤独。
- “桂海关山萦旧梦,燕台冰雪添悲啸”:通过关山与冰雪,象征旧梦与悲苦的情感。
- “最凄然,穿冢傍要离,心如捣”:离别的痛苦如同心被捣碎一般。
- “词赋笔声名噪”:虽然在文学上取得成就。
- “家国恨凭谁道”:对国家的仇恨无处倾诉。
- “剩名山珍贮,茂陵遗稿”:留下的只是名山的珍藏与文人的遗稿。
- “弹泪西风猿鹤怨,销春南国莺花闹”:自然界的哀怨与自己孤独的对比。
- “算都归,萧瑟白杨风,斜阳照”:最终一切归于萧瑟的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如捣”,形象地表达内心的痛苦。
- 对仗:如“桂海关山”与“燕台冰雪”,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个人功名的反思、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杨:象征孤独与哀伤,常用来表现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
- 桂海关山:代表着故乡的美好与失去的梦想。
- 燕台:象征着故土的遥远与思念。
- 西风、猿鹤:自然中的生灵代表着诗人的孤寂和哀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抗疏功名”指的是?
- A. 渴望名利
- B. 抵抗对功名的追求
- C. 对功名的渴望
- D. 忘却功名
-
诗中“心如捣”是形容什么?
- A. 心情愉悦
- B. 内心痛苦
- C. 心中平静
- D. 思念故人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功名利禄
- B. 家国情怀与人生思考
- C. 自然景色
- D. 个人英雄主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探讨爱情与历史的无常。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表达个人壮志与家国情怀。
诗词对比:
- 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对比,前者关注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后者则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