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其一 埭西山行,偶书》
时间: 2024-09-19 20:4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墟花濑上彊村。双溪溜竹分。鬓丝供得十年尘。飞泉清角巾。拖瘦策,理空纶。重寻钓石温。年年含笑待归人。春山清净身。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花丛和小溪旁,有一个强健的村庄。双溪的竹子在溪水中轻轻流淌。鬓发上的灰尘在十年的光阴中积累。清澈的泉水飞溅,清洗着我的头巾。我拖着瘦弱的钓竿,理顺着空荡荡的渔线。每年我都重返那钓鱼的石头,微笑着等待归来的人。春天的山水让我身心宁静。
注释:
- 水墟:水边的地方,指水边的村庄。
- 花濑:花丛和溪流交汇的地方。
- 彊村:强健、繁荣的村庄。
- 双溪:指两条小溪。
- 溜竹:溪水流动时带动的竹子。
- 鬓丝供得十年尘:形容鬓发上积累了十年的尘埃。
- 飞泉:清澈的泉水。
- 角巾:一种头巾,通常是用来保持头部干爽。
- 策:钓竿。
- 理空纶:整理空荡荡的渔线。
- 重寻钓石温:再次寻找那块温暖的钓鱼石。
- 年年含笑待归人:每年都微笑着等待归来的人。
- 春山清净身:春天的山水使我身心清净。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渔人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归人深切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常蕴含深厚的乡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西山时,受到自然风光的启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人深切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阮郎归 其一 埭西山行,偶书》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水边的村庄,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双溪流淌的竹林令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接着,诗人用“鬓丝供得十年尘”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珍贵。
“飞泉清角巾”,泉水的清澈与头巾的洁净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渴望。接下来的“拖瘦策,理空纶”,不仅描绘了钓鱼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最后,诗人重寻钓石,年年等待归人,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故人的思念,抒发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归乡的期盼,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墟花濑上彊村:描绘了水边和花丛中繁荣的村庄,展现乡村的美丽。
- 双溪溜竹分:两条小溪流淌,竹子轻轻随水而动,生动形象。
- 鬓丝供得十年尘:通过鬓发上的灰尘表现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经历。
- 飞泉清角巾:清泉飞溅,象征着清新与纯洁,带来内心的宁静。
- 拖瘦策,理空纶:描绘钓鱼的情景,传达孤独与期待。
- 重寻钓石温:重返钓鱼的地方,体现对往昔的怀念。
- 年年含笑待归人:每年都微笑等待归来的人,充满温情与思念。
- 春山清净身:春天的山水让诗人感到身心宁静,反映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泉”,用水的清澈比喻内心的纯净。
- 拟人:如“年年含笑待归人”,赋予等待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拖瘦策,理空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归人的期待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与柔和,流动不息。
- 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繁盛。
- 溪:代表清新与宁静,流淌的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钓石:象征归属与安定,钓鱼的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安宁。
- 春山:象征生命的重生与希望,清净的山水带来内心的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墟花濑”指的是: A. 水边的村庄 B. 花丛中的溪流 C. 山水的景色 D. 以上都对
-
“鬓丝供得十年尘”中“十年尘”指的是: A. 鬓发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对生活的感悟 D. 以上都对
-
诗人每年在等待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回归的朋友 C. 春天的到来 D. 钓鱼的乐趣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朱祖谋《阮郎归 其一》与王维《鸟鸣涧》: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朱祖谋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朱祖谋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