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

时间: 2025-01-04 09:24:21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白话文翻译:

每年在除夕时饮酒作乐,转眼间我已年过七十。
经历了十二个春秋的新讲课,五千字的道德经仍然是我心中的亲切读物。
经历了霜雪,树根依然坚固,没有虫害;
船出风波,载着的却是空虚的本质。
我自责多年在外漂泊,难以归于我自己的政党。

注释:

字词注释:

  1. 屠酥:指一种酒,可能是屠夫酿的酒。
  2. 春秋:指春季和秋季,这里引申为岁月。
  3. 道德:指《道德经》,是老子所著的经典。
  4. 木经霜雪:指树木经历了寒冷的霜雪。
  5. :指害虫。
  6. 箕颍:古地名,指代漂泊在外的人。

典故解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强调道德和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著作。
  • 岁月流逝:诗中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庵,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与其弟苏轼齐名。他才华横溢,政治上也曾任职,是理学的先驱之一。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除日》可能创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反思。作为北宋时期的士人,他深受时代影响,对国家和社会充满忧虑。

诗歌鉴赏:

《除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以除夕的酒宴为引子,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开头的“年年最后饮屠酥”,既是一种生活的描摹,也暗含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七十余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十二春秋新罢讲”)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无奈。

接着,诗人提到“五千道德适亲书”,不仅体现了他对《道德经》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在学术追求上的坚持。之后的“木经霜雪根无蠹”则用自然的坚韧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坚持,尽管经历了风霜雨雪,依然能够保持本质。

“船出风波载本虚”则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虽然在风波中努力前行,但所载的却是虚无的追求。最后一句“自怪多年客箕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自责,似乎在感叹自己未能归于理想的生活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最后饮屠酥:每年除夕时,我都饮酒作乐,生活似乎流于表面。
  2. 不觉年来七十馀:转眼间,我已经年过七十,感慨时间的流逝。
  3. 十二春秋新罢讲:经历了十二个春秋,刚刚停下讲学的生涯。
  4. 五千道德适亲书:五千字的《道德经》依然是心灵的寄托,体现了对经典的崇敬。
  5. 木经霜雪根无蠹:经过严寒与风霜,树木的根依然坚固,没有虫害,象征着坚韧不拔。
  6. 船出风波载本虚:船只在风浪中航行,但内心却感到空虚,表达对目标的迷失。
  7. 自怪多年客箕颍:我自责多年身在他乡,未能归于故土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经霜雪”比喻为经历风雨的坚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船与空虚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屠酥:象征着年节的欢庆和生活的琐碎。
  2. 道德经:代表着哲学智慧和人生的导向。
  3. 霜雪:象征着人生的磨难与考验。
  4.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除日》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五千道德”指的是哪部经典?

    • A. 《论语》
    • B. 《道德经》
    • C. 《中庸》
  3. “船出风波载本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人生追求的迷茫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和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索。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展现对亲情和友谊的珍惜。
  • 李白的《将进酒》:在欢庆中感叹人生短暂,情感基调虽不同,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共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全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