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

时间: 2025-01-14 20:21:14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花卿
杜甫 〔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白话文翻译:

在锦城,丝竹乐器的声音日夜交织,半随江风飘荡,半隐于云端。这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能听到,人间又能有多少次机会聆听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锦城:指的是成都,因其繁华美丽而得名。
  • 丝管:指乐器,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合称为乐器的总称。
  • 纷纷:形容声音多且杂,交错不清。
  • 江风:指来自江面的风,带有凉爽之意。
  • 此曲:指此乐曲,强调其珍贵性。
  • 天上:指神仙或极乐世界,表示乐曲的高雅和超凡。
  • 人间:与“天上”相对,指世俗世界。
  • 得几回闻:意为能听到的机会非常少。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天上有”暗示了一种神圣、高雅的追求,与古代诗歌中对音乐及美好事物的向往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公元712年,卒于770年。杜甫的诗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及个人情感,风格沉郁悲凉。他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创作背景:
《赠花卿》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尽管杜甫身处困境,仍对美好事物有所向往,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

《赠花卿》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诗,杜甫以锦城的乐声切入,描绘出一种迷人的艺术氛围。诗的开头“锦城丝管日纷纷”描绘了乐器声的繁杂与动人,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富有韵律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后半句“半入江风半入云”则将这种动感与自然环境结合,使乐声仿佛随风飘扬,轻盈而自由。

诗的最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则是对这曲子的高度赞美,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杜甫在此不仅感叹乐曲的珍贵,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苦难的反思,体现出杜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城丝管日纷纷:描写锦城的乐器声音交错繁杂,表现出热闹的氛围。
  2.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风飘荡,意象轻盈,表现出音乐的自由与飘渺。
  3. 此曲只应天上有:表达对乐曲的赞美,认为其美好如天上仙乐,超凡脱俗。
  4. 人间能得几回闻:感慨人世间听到这样美妙音乐的机会非常少,增强了对音乐的珍视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曲比作天上之音,表现其珍贵与美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添了音乐感与美感。
  • 夸张:强调乐曲的美妙,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的崇高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对美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稀缺美好事物的感慨,体现了杜甫对艺术和生活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城:象征繁华与美好,代表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 丝管:象征音乐与艺术,体现诗人的艺术追求。
  • 江风:象征自然与自由,表达一种随性而乐的境界。
  • :象征高远与超脱,暗示艺术的追求应超越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锦城”是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成都
    C) 南京

  2.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意思是指:
    A) 乐曲非常美妙
    B) 乐曲非常复杂
    C) 乐曲很难演奏

  3. 诗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答案:

  1. B) 成都
  2. A) 乐曲非常美妙
  3. B) 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琴歌》 王维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描写了李白在月下独饮时的豪情壮志,与杜甫的对音乐的珍视形成对比。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洒脱的态度,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两者各有千秋,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甫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