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

时间: 2025-01-14 17:23:52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

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

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

意思解释

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

原文展示: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
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
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

白话文翻译:

在江头的夜晚,船上的客人显得孤独而萧条,烟雾笼罩着水面,夕阳渐渐西沉。江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喧闹,旅途的孤独感如同冷淡的浮云。愁苦中写出的好句,梦醒时听到稀疏的钟声。晨时我可以远望龙山,但我心中却对自己作为参军的身份感到惭愧。

注释:

  • 萧散:形容寂寥、冷清的样子。
  • 楼船:指在水面上行驶的船只。
  • 烟波:水面上弥漫的烟雾与波浪。
  • 夕曛: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 旅况:旅途的情况。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龙山:可能指某处高山,象征着希望与目标。
  • 参军:指参与军队,可能暗示诗人的身份或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旅途所见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独自一人夜泊江边,感受到重阳节的亲友团聚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借助夜晚的江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江面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诗人用“萧散”这个词,直接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衬托他的孤独。

接着“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中,江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响亮,反衬出旅途的寂寥。孤云漂浮在空中,似乎也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则表现了诗人在愁苦中获得灵感的瞬间,稀疏的钟声如同梦中回响,带来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怀。最后两句“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想望远处的龙山,却因身为参军而感到羞愧,似乎隐含着对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夜晚江边的客人,表现出孤独的氛围。
    • 第二句:夕阳西下,江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特别清晰,暗示诗人内心的波动。
    • 第三句:愁苦中得到的好句,暗示创作过程中的痛苦与灵感的闪现。
    • 第四句:诗人对远方龙山的向往,却因身份感到羞愧,揭示出内心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冷孤的云,形象地展现出孤独的状态。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增加了艺术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夜泊江头的孤独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处境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孤独、愁苦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楼船: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与漂泊。
  • 烟波:表达了江水的朦胧和不确定性,反映诗人内心的迷茫。
  • 钟声:是梦醒时的清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乡情怀。
  • 龙山:象征着希望与理想,诗人向往却又感到愧疚。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散楼船客”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2. “龙山朝可望”中的“龙山”象征着: A. 亲情
      B. 希望
      C. 失落

    3. 诗中提到的“疏钟”暗示了: A. 人生的无常
      B. 旅途的宁静
      C. 静谧的夜晚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深情怀念,而高龄则表现出对人生处境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