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磨崖碑》
时间: 2025-01-19 16:5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浯溪一峰插天齐,上有李唐中兴碑。
肃宗勋鄴愈烜赫,次山文字真崛奇。
我昔为州坐两载,吏鞅束缚马就羁。
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遗。
兹游得遂偿素愿,况有文字古一夔。
周遭岩壑寻胜迹,摩挲石刻立多时。
野僧半解知人意,满巵笑岘酒一杯。
白话文翻译
浯溪的山峰直插云天,上面立有李唐时期的中兴碑。
肃宗的功勋在鄴城愈加显赫,山上的文字真是奇妙异常。
我曾在这里任职两年,官吏们拘束着马匹让我无法自由。
近在咫尺的名山却无法到达,心中常常遗憾似乎有所失落。
今天游览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更有古老的文字在此。
四周的山岩间寻觅胜迹,摩挲着石刻停留良久。
一位野僧半懂人意,举杯畅饮笑对岘山的酒。
注释
- 浯溪:地名,指的是浯溪河,位于今浙江省。
- 李唐中兴碑:纪念唐朝李唐王朝复兴的碑文。
- 肃宗:指唐朝的肃宗李亨,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一次复兴。
- 吏鞅:指官吏对马的束缚,隐喻对人的束缚。
- 咫尺名山:咫尺即近,指近在眼前的名山。
- 古一夔:指的是古老的、珍贵的文物或碑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成大在浯溪游览时,面对山水与碑刻,感慨万千,表达了他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题磨崖碑》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浯溪的山峰高耸入云,令人心生敬畏。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不仅仅是景色的呈现,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接着,诗人提到李唐中兴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功勋的崇敬,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
诗中“我昔为州坐两载,吏鞅束缚马就羁”,道出了诗人曾在官场的无奈与羁绊,显示出他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后面的“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遗”,则表达了他因官职束缚而无法尽情游览的遗憾,折射出人生态度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诗人通过与野僧的交流和饮酒,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在感慨历史与个人际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范成大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浯溪一峰插天齐:描绘浯溪的山峰高耸入云,形象生动。
- 上有李唐中兴碑:引入历史背景,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 肃宗勋鄴愈烜赫:提到肃宗的功勋,显示出对历史的敬仰。
- 次山文字真崛奇:对碑文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
- 我昔为州坐两载:转入个人经历,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吏鞅束缚马就羁:隐喻官场的束缚,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 咫尺名山不可到:表达了对自由游览的渴望与无奈。
- 抱恨常若有所遗:感叹未能尽情领略自然之美。
- 兹游得遂偿素愿:今游终于实现愿望,流露出欣慰之情。
- 况有文字古一夔:对古碑的珍视,展现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周遭岩壑寻胜迹:游览周边的山水,表现出探索精神。
- 摩挲石刻立多时:对碑刻的细致观察,体现了诗人的认真与思考。
- 野僧半解知人意:与野僧的接触,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满巵笑岘酒一杯:饮酒畅谈,传达了对生活的放松与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遗”,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表达力度。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 拟人:赋予野僧人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个人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浯溪: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人的渴望。
- 李唐碑: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名山: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酒:代表放松与享受人生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哪一位历史人物表示敬仰?
- A. 李白
- B. 李唐
- C. 苏轼
- 诗中提到的“咫尺名山”意指什么?
- A. 远方的名山
- B. 近在眼前但无法到达的名山
- C. 只存在于梦中的名山
- 诗人通过与谁的交流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A. 老友
- B. 野僧
- C. 官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题磨崖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但范成大更注重历史的感悟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静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