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行
方岳 〔宋代〕
亦笑卢仝屋数间,
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
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
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
留与春风作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景象,带着轻松的心情。诗中提到卢仝的几间屋子,野猿和鹤在一起攀爬。刚登上楼便见一溪的月光,出门后漫步十里山路。心情愉快时自己带着残酒醉意,谁也不能像我这样悠闲。樵夫的青烟不要掩盖了柴门的小路,留给春风自由往来。
注释:
- 卢仝:南宋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
- 猿:指山中的猿猴,象征自然的野趣。
- 皋鹤:野鹤,表示自然环境的宁静。
- 溪月:指溪水中的月影,意境清幽。
- 残藁:指剩余的稻草,暗示作者的饮酒状态。
- 樵青:指樵夫的烟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方岳在一次山行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悠闲的隐逸生活,与现实的纷扰形成对比。
诗歌鉴赏:
方岳的《山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行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前两句引入了隐逸的氛围,通过卢仝的房屋和野猿皋鹤的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间几句通过“溪月”与“十里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开阔的感觉,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幽的月光与山间的宁静。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自我反思,作者自携残藁醉,表达了对酒与自然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清闲的情感。最后两句以樵青与春风作结,意在强调生活的自由与自然的回归,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心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展现了方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亦笑卢仝屋数间:开篇提到卢仝的房屋,引出隐逸者的生活。
- 野猿皋鹤共跻攀:描绘了自然的生态,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
- 才登楼见一溪月:用“溪月”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 不出门行十里山:表现出悠闲的心态,随意漫游在山间。
- 有兴自携残藁醉:表达自得其乐的状态,享受生活的乐趣。
- 无人得似老夫閒:强调诗人的独特闲适,与他人形成对比。
- 樵青莫掩柴扉路:提醒不要遮挡通往自然的小路。
- 留与春风作往还:表达与自然的互动和自由流动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月”比喻清幽的自然景色。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月:象征清幽与宁静。
- 樵夫:象征与自然相融的劳动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卢仝”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画家
C. 一位书法家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都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
“樵青莫掩柴扉路”中的“樵青”指的是: A. 树木
B. 樵夫的烟火
C. 青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方岳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隐逸与自然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哲思,而方岳则更偏向于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方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