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上老瘦竹,忽在纨扇中。
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
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
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枝老竹子,突然出现在一把丝绸扇子中。握住扇子时,感觉已经凉爽,不需要摇动扇子来招来清风。扇子的细节上没有粉饰,泪痕与红色相互映衬。炎热的夏日即将过去,害怕虫子在秋天生长。
注释:
- 石上老瘦竹:指生长在石头上的老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雅。
- 纨扇:指用丝绸做的扇子,代表高雅的生活。
- 执之意已凉:握住扇子时已经感到凉爽。
- 小节未见粉:指扇子的细节没有粉饰,表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 泪痕应合红:泪痕与红色相互映照,表达了情感的交织。
- 日将炎暑退:夏天的炎热即将过去。
- 畏蠹生秋虫:害怕虫子在秋天滋生,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常以自然为题材,反映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可能是在一次盛夏时节,他在扇子上看到竹子,因而产生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扇子和竹子的意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自然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画竹枝扇》以竹子和扇子为主要意象,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以“石上老瘦竹”引入,给人一种苍劲挺拔、历经风雨的感觉,仿佛是在描绘一幅山水画。紧接着“忽在纨扇中”则带来一种突兀的对比,竹子的质朴与扇子的华丽形成鲜明的对照,象征着清雅与奢华的冲突。
“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一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尽管外界的炎热依然存在,但在竹子扇子之间已然感受到一丝凉意。这种内心的宁静,也反映了梅尧臣作为文人的淡泊心境。“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尽管生活中有泪水与忧愁,但也有红色的希望和温暖。
最后两句“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忧虑,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随之而来的秋天却让人感到不安,虫子滋生的隐喻传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生活及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上老瘦竹:描写竹子生长在石头上,体现出竹子的坚韧与生生不息。
- 忽在纨扇中:竹子与扇子之间的意外组合,突显生活的多样性。
- 执之意已凉:握住扇子时感到的凉意,象征内心的安宁。
- 不待摇清风:不需要外界的力量来获得凉爽,暗示内心的独立。
- 小节未见粉:扇子没有过多的修饰,表现自然之美。
- 泪痕应合红:情感的交融,泪水与红色形成对比,传达复杂的情感。
- 日将炎暑退:夏天即将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畏蠹生秋虫:对未来的担忧,虫害的隐喻反映出生命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扇子并置,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
- 对比:老竹与纨扇之间的对比,体现诗人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忧虑,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坚韧、纯洁与高雅。
- 扇:代表生活的品位与情感的寄托。
- 泪痕:象征情感的流露与人生的苦楚。
- 秋虫:传达对未来的担忧,象征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纨扇”是什么材料做的? A. 纸
B. 丝绸
C. 棉布
答案: B -
“日将炎暑退”反映了什么样的季节变化?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C -
诗中“泪痕应合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无聊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里馆》(王维):同样描绘竹子,展现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
- 《秋夕》(杜甫):探讨自然变化与人情世故。
诗词对比:
- 《画竹枝扇》与《竹里馆》:两者都以竹子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的感受与内心的平静,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幽静与孤独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选编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梅尧臣诗集》 - 收录梅尧臣的代表性诗作及其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介绍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