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尚书挽词二首
梅尧臣 〔宋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伊水的西边明月高悬,青山的北边飘浮着云彩。夜幕降临,晨光已不再,阴暗的山岭偶尔有些温暖的气息。龙剑的双刃已经埋藏,无人再知它的光辉,庭院的兰花却依旧芬芳。令人不解的是,门下的客人,究竟是谁在路旁刻下了这些文字。
注释:
- 伊水:指伊河,古代的一条河流,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
- 夜台:夜晚的台阶,象征着夜的宁静和无尽。
- 阴岭:阴暗的山岭,象征着困境和压抑。
- 龙剑:象征着权力和荣耀,双剑埋没暗示了失去。
- 庭兰:庭院里的兰花,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道傍文:路旁的文字,意味深长,反映了他人的评价与流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梅尧臣的创作多受前人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山水诗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已故的李尚书所作,表达了对李尚书的追悼之情,反映出对往昔荣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尚书挽词二首》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对已故朋友的哀思。开头的“伊水西头月”与“青山北脚云”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月亮与云彩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接下来的“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则通过“夜”和“阴”表现出一种无尽的黑暗和失落感,仿佛在暗示李尚书的死去带来的沉重打击。龙剑的埋没象征着权力的消逝,庭兰的芬芳则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高洁的品质。最后一句“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引发读者对历史与记忆的思考,谁会记住那些曾经辉煌的过往,留下的文字又有多少能被铭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水西头月: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月亮高挂在西边。
- 青山北脚云:青山脚下有浮云,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夜台无复晓:夜晚的台阶再也没有晨光,表现出一种无望的感觉。
- 阴岭有时熏:阴暗的山岭偶尔能感受到温暖,体现出一丝生机。
- 龙剑双埋没:象征着英雄的埋没与消逝。
- 庭兰竟郁芬:庭院里兰花依然芬芳,象征着美德的延续。
- 不知门下客:最后一句引发思考,谁在为逝去的荣耀留下记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剑”比作权力与地位,寓意深刻。
- 对仗:如“月”、“云”与“晓”、“熏”的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兰花象征纯洁的品德,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记忆的永恒,表达了对朋友李尚书的追悼,结合自然景象的描绘,形成了深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云:象征自由与轻盈。
- 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兰花:象征高洁与永恒的美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尚书挽词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
诗中“龙剑双埋没”暗示了什么?
- A. 长生不死
- B. 权力的消逝
- C. 自然的恢复
- D. 友情的永恒
-
“庭兰竟郁芬”中的“兰”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富贵
- C. 高洁的品德
- D. 忍耐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与杜甫《春望》均表现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虽风格迥异,但同样蕴含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