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时间: 2025-01-17 09:4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陆游
曼容不过六百石,
渊明仅留八十日。
寥寥千载有两公,
海内至今推绝识。
放翁贪禄老始归,
自今不作一钱直。
见人勇退辄欣慕,
亟欲起拜忘衰疾。
吾庐近在官道傍,
门外未扫车马迹。
溪庄有地肯见分,
会结茅斋傍青壁。
白话文翻译
送给严居厚,您弃官归隐到建阳溪庄。
您虽年纪不大,却已任职六百石的官职;
而陶渊明却只在世八十天。
千载之中,只有两位高人,
至今在海内外仍被推崇备至。
我这个放翁因贪图名利,老来才开始归隐,
从今以后不再索取一文钱的俸禄。
见到勇于辞官的朋友,我不禁心生敬佩,
急欲起身向您致敬,忘却了衰老和病痛。
我家小屋就在官道旁,
门外还没来得及清扫车马的痕迹。
溪边的庄园愿意分给我一部分,
我会在青壁旁建起草庐。
注释
- 曼容:指的是严居厚的名字,含义为美丽的容貌。
- 六百石:古代官职的俸禄单位,指高官。
-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的隐士诗人。
- 放翁:陆游自称,意指自己对名利的追求。
- 茅斋:草屋,隐居之所。
- 青壁:青色的山壁,指自然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他的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送别友人严居厚时所作,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陆游在晚年经历了许多政治波折,内心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陆游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严居厚的钦佩。开头两联通过比较严居厚的官职与陶渊明的短暂隐居,揭示了人们对生活选择的不同理解。陆游用“寥寥千载有两公”来强调陶渊明和严居厚的难得,突出他们的高尚和独立精神。
接下来的两联则表达了陆游自己对名利的反思与态度,他自称“放翁贪禄老始归”,显示出对自己曾追求官位的懊悔,决心不再追求金钱与官职。这种情感变化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我归隐的愿望为主线,描绘了自己在溪庄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吾庐近在官道傍”来表明自己的归隐之地就在官道旁,体现了他虽归隐却仍与世俗相依的复杂心态。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我选择的反思,体现了陆游高洁的人格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曼容不过六百石:指严居厚的名声与地位,六百石的官职说明他并不平凡。
- 渊明仅留八十日:提到陶渊明的短暂隐居生涯,强调隐逸的珍贵。
- 寥寥千载有两公:意思是历史上能被推崇的高人不多,给人以珍惜之感。
- 海内至今推绝识:说明陶渊明与严居厚的名声在世间长存。
- 放翁贪禄老始归:自我反思,承认自己过去对名利的渴望。
- 自今不作一钱直:决心放弃金钱的追求。
- 见人勇退辄欣慕:看到他人勇于辞官,心中羡慕。
- 亟欲起拜忘衰疾:想要立刻向对方致敬,忘却了衰老与病痛。
- 吾庐近在官道傍:说明自己的归隐生活并不远离人世。
- 门外未扫车马迹: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随性与自然。
- 溪庄有地肯见分:渴望在溪边找个地方发展。
- 会结茅斋傍青壁:计划在自然环境中建立草庐,享受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严居厚和陶渊明的对比,突出隐逸生活的珍贵。
- 反复:多次提到名利与归隐,强化主题。
- 比喻:用“放翁”自称,传达出一种自嘲和谦逊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归隐”与“名利”的对立,表现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追求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庄:象征着宁静的生活,隐居的理想之地。
- 青壁:代表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茅斋: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在诗中自称“放翁”,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自我反省与谦逊
C. 对友人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六百石”指什么? A. 官职的俸禄单位
B. 地产的面积
C. 诗人的年龄 -
陶渊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贪婪
B. 隐逸与高洁
C. 功名利禄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安宁。
- 《归园田居》陶渊明:反映归隐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陆游《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强调对归隐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反思。
- 陶渊明《饮酒》:以自然为背景,表现隐逸生活的自在与洒脱。
两者都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陆游的诗中更多地体现了对自我选择的反思和钦佩他人的勇气,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加专注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陶渊明研究》相关文献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