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怀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4:5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怀 其二》
作者:翁时稚 〔清代〕
衡山何崔嵬,去天不盈尺。
绿萝摇晴烟,邈与尘世隔。
颇闻方瞳翁,破铛煮白石。
手弄明月光,冥栖在窟宅。
叹我血肉躯,何由生羽翼。
路逢古仙人,长跪问鍊魄。
亲授不死方,云可烧琼液。
丹砂久欲营,霜鬓苦相迫。
别我骑青鸾,仰视了无迹。
吾将谢俗流,去作阆风客。
白话文翻译
衡山多么高耸入云,离天只有一尺的距离。
青翠的萝卜在晴空中摇曳,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我听说有位方瞳的老翁,打破了铛,煮着白色的石头。
他手中把玩着明亮的月光,隐居在洞窟之中。
我叹息自己的血肉之躯,何时才能长出羽翼?
在路上遇见一位古仙人,长跪向他请教炼魂之法。
他亲自传授我不死的方剂,云说可以烧成琼液。
丹砂我已久欲经营,但鬓发已被霜雪逼迫。
与我告别的青鸾,仰望之下已无踪迹。
我将告别世俗的潮流,去做阆风的客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崔嵬:高耸的样子。
- 盈尺:满一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绿萝:一种植物,象征生命与自然。
- 尘世:世间的俗事和纷扰。
- 方瞳翁:传说中的道士,以其长生不老的技艺著称。
- 明月光:月光,象征清幽与宁静。
- 冥栖:隐居在阴暗的地方。
- 羽翼:鸟的翅膀,喻指自由与超脱。
- 炼魄:炼制灵魂,追求长生不死的道理。
- 不死方:长生不死的药方。
- 琼液:美玉般的液体,指仙药。
- 丹砂:炼丹用的材料,象征追求长生的努力。
- 阆风客:阆风,即神仙的风,形容仙风道骨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青鸾: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象征着吉祥与高贵,常与仙人相连。
- 古仙人:指历史上传说中的长生者,如道教的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时稚(1668-1730),字讷庵,号澹庐,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向往,表现了对长生不死、超脱世俗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寓怀 其二》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中开篇描绘了衡山的崔嵬与青翠的绿萝,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与尘世隔绝的宁静。接着,诗人提到“方瞳翁”,这位传说中的道士象征着不朽与智慧,诗人向其请教的场景,展现了他对长生不死的渴望与探索。
诗中反复出现的“羽翼”意象,隐喻了人类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诗人对自身血肉之躯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渴望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尤其在“别我骑青鸾”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青鸾的告别,表达了对尘世的告别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道教文化的精神。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叹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韧的追求。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厚的哲理思考,翁时稚的这首诗给人以心灵的共鸣与思考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山何崔嵬,去天不盈尺。
描述了衡山的高耸,象征着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绿萝摇晴烟,邈与尘世隔。
青翠的萝卜在阳光下摇动,反映了与世俗生活的隔离与宁静。 -
颇闻方瞳翁,破铛煮白石。
引入传说中的道士,体现了对长生不死的向往。 -
手弄明月光,冥栖在窟宅。
描绘道士的隐居生活,象征追求精神自由。 -
叹我血肉躯,何由生羽翼。
诗人对自身的感慨,渴望超脱的心情。 -
路逢古仙人,长跪问鍊魄。
遇见古仙人,展现对长生之道的追求。 -
亲授不死方,云可烧琼液。
学习长生之法,描绘理想中的仙药。 -
丹砂久欲营,霜鬓苦相迫。
反映现实中追求长生的艰辛与无奈。 -
别我骑青鸾,仰视了无迹。
告别青鸾,象征与理想生活的距离。 -
吾将谢俗流,去作阆风客。
表达了告别世俗,追求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衡山与理想相对比,强调追求的高度。
- 拟人:绿萝的摇动赋予生命,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长生不死、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山:象征高远理想。
- 绿萝:生命与自然的象征。
- 方瞳翁:道教文化与智慧的象征。
- 青鸾:理想与自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方瞳翁”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不死与智慧
C) 物质财富 -
诗人对自身的感受主要表现为: A) 对现状的满意
B) 对自由的追求
C) 对世俗的无所谓 -
“骑青鸾”象征着什么? A) 现实
B) 理想生活
C) 亲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注重现实中的苦难。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则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与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