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杂咏九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8 17:29:33

长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盘千亩阴。

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彷佛听龙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盘千亩阴。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彷佛听龙吟。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松树傲然挺立,不依附于森林,枝干向上盘旋,形成千亩阴凉。昨夜我喝酒后醒来,感到风雨急促,似乎在半空中隐约听到龙的吟唱。

注释:

  • 偃蹇:偃,倾斜;蹇,低下。此处指松树的姿态,形容其高大而不依附于其它树木。
  • 不依林:不依靠于林木,说明松树的独立性。
  • 高盘:高耸、盘旋的意思,形容松树枝干的生长状态。
  • 千亩阴:形容松树所形成的广阔阴影。
  • 酒醒:喝酒后醒来,指作者在醉酒后的清醒状态。
  • 风雨急:形容天气的恶劣,风雨交加。
  • 彷佛:似乎,形容一种模糊的感觉。
  • 龙吟:龙的吼叫,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情况。

典故解析:

“龙吟”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权威和祥瑞,龙作为神话中的生物,代表着力量和高贵。在诗中提及“龙吟”,可能暗示着自然的神秘力量,或是诗人内心感受到的某种强烈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其作品常带有哲理性,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继先隐居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松树与自然环境,表达出一种对独立与自然的敬重,以及在风雨中感受到的力量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意象丰富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独立精神的赞美。开头两句通过对长松的描写,表现了自然中独立不羁的精神。松树的高大与阴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递出一种清净与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把诗人的个人情感带入其中,借助昨夜的酒醒与风雨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最后提到的“龙吟”,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威严,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思考。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作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松偃蹇不依林”:描绘松树的姿态,展现它的独立性。
    2. “枝干高盘千亩阴”:强调松树的高大及其所形成的阴凉广阔。
    3. “昨夜酒醒风雨急”:转折,诗人从酒醉中醒来,感受到外界的风雨。
    4. “半空彷佛听龙吟”:在风雨中,诗人似乎听到了龙的吟唱,象征着力量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拟人:松树被赋予了独立不羁的性格,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 对比:松树的坚韧与外界风雨的急促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独立精神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力量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长松:象征坚韧与独立,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考验。
  • 龙吟:象征力量与神秘,传递出一种激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松”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独立
    • B. 依赖
    • C. 脆弱
    • D. 消沉
  2. “龙吟”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失败
    • B. 力量与希望
    • C. 平淡
    • D. 忧伤
  3. 作者在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松树的特性?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比
    •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可以将张继先的《庵居杂咏》与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所表达的情感及意境的不同。王维的诗多了一份禅意与宁静,而张继先则更强调独立与力量的感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