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三山林溶孙归省
原文展示:
束书游京师,孤云瞻太行。
辞归慕何蕃,舍养殊欧阳。
山林乾坤静,菽水日月长。
好味诸公诗,胜读寒泉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好友孙溶的送别之情。束书在京城游玩,像孤云一样仰望着太行山。辞别之后,感慨对家乡的思念,离开这里的滋养,心中怀念那位不同于欧阳修的朋友。山林之间,天地间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日月轮回,时光悠长。品味朋友们的诗作,远胜过阅读《寒泉章》这类的作品。
注释:
- 束书:指束起书信,准备出行。
- 孤云:形象地描绘出游子的孤独感。
- 太行:太行山,象征故乡或归属。
- 慕何蕃: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
- 舍养:离开所依靠的环境。
- 菽水:指农作物和水,象征生活的基础。
- 好味诸公诗:意指品味朋友们的诗作。
典故解析:
- 欧阳:可能指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章风格清新脱俗。
- 寒泉章:可能指某首诗文,表示诗人对某些作品的偏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和文学家,因忠诚于国家而被称为“忠臣”,其诗词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文人多有离乡之痛,诗人以送别好友之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束书游京师”即点明了离别的背景,接着通过“孤云瞻太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山林乾坤静,菽水日月长”,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永恒的向往。此外,诗人对朋友们诗作的赞赏,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文化的追求,表明了在纷扰的社会中,依然可以通过诗词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束书游京师:诗人准备离开京城,束起书信,象征着出发的决心。
- 孤云瞻太行:用孤云形象映射内心孤独,仰望太行山则是对故乡的向往。
- 辞归慕何蕃:告别后,对家乡的思念愈加深厚。
- 舍养殊欧阳:离开熟悉的环境,感慨与欧阳修的不同。
- 山林乾坤静: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内心的平和。
- 菽水日月长: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好味诸公诗:对朋友的诗作感到欣赏与喜爱。
- 胜读寒泉章:认为朋友的诗作比某些著名作品更具吸引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云”比喻游子的孤独感。
- 拟人:如“日月长”赋予自然时间以生命。
- 对仗:如“束书游京师”与“辞归慕何蕃”。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孤云:象征孤独与游子的心境。
- 太行山:故乡的象征,代表归属与思念。
- 山林:自然的宁静,带来内心的平和。
- 菽水:生活的基础,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人对哪座山有特别的向往?
- a) 华山
- b) 太行山
- c) 嵩山
- d) 黄山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泉章”指的是__。
-
判断题:诗人认为朋友的诗作胜过一些著名的经典作品。 (对/错)
答案:
- b) 太行山
- 一首著名的诗文,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具有更强的悲怆感。
- 王之涣《登鹳雀楼》:则是赞美自然与壮丽山河,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