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起
文天祥 〔宋代〕
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
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半边上,邻居家的公鸡振翅高鸣。
剩下的孩子们贪恋着温暖的被窝,佳人则在梳理凌乱的发丝。
我虽未曾忘记世俗的烦恼,但又怎能避免是非争论呢?
前面的山峦完全看不见,笼罩在翠绿的雾烟之中。
注释:
- 晓日:清晨的太阳。
- 半窗红:窗户的一半被阳光照亮,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光景。
- 邻鸡:指邻居家的公鸡。
- 振翼雄:表示公鸡振动翅膀,雄壮有力。
- 馀子:剩下的孩子们。
- 贪慵睡:贪恋于慵懒的睡眠。
- 佳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指女性在整理发型。
- 未忘尘俗虑:没有忘却世俗的烦恼。
- 是非攻:指世俗的争论和非议。
- 前山:前方的山。
- 笼翠雾烟中:被青翠的雾气和烟霭笼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文学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文天祥的诗风清新、豪放,常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诗中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矛盾,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早起》是一首描绘清晨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用“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阳光透过窗户,邻居的公鸡在晨曦中振翅高鸣,传递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这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亲切。
接下来的两句“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则转向家庭生活的另一面,表现出孩子们的懒惰与佳人的忙碌。这种对比使得场景更加鲜活,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琐碎。诗人虽身处这样的日常生活,却未能忘却“尘俗虑”,并感叹于世间是非的纷扰。这一层的情感深刻而复杂,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朦胧与迷惘。前方的山峦被雾气笼罩,象征着未来的不可知与渺茫,深刻传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所感到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又透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日半窗红:描绘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邻鸡振翼雄:邻居的公鸡昂首振翅,传达出生活的活力。
- 馀子贪慵睡:孩子们沉迷于睡眠,表现出对生活的惬意享受。
- 佳人理发蓬:女子忙于打理凌乱的发丝,展现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 未忘尘俗虑:诗人虽在享受生活,但内心仍有对世俗烦恼的思考。
- 那免是非攻:难免受到世俗争论的困扰,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前山浑不见:前方的山被雾气遮蔽,象征着未来的迷惘。
- 笼翠雾烟中:被青翠的雾气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晓日”和“邻鸡”描绘清晨的生动场景。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如“贪慵睡”与“理发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前山”、“翠雾”)表达内心情感,富有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清晨的日常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思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晨光:象征新的开始,充满希望与活力。
- 公鸡:代表生活的生机与活力。
- 孩子:象征纯真与对生活的无忧无虑。
- 佳人:体现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细腻。
- 前山与雾烟:象征未来的未知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日半窗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黄昏的宁静
- B. 清晨的阳光
- C. 夜晚的星空
-
诗人提到的“佳人”在做什么?
- A. 睡觉
- B. 理发
- C. 烹饪
-
诗中“前山浑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自然的喜爱
- C.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早起》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均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但前者侧重于家庭生活的细腻与内心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旅途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