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赵彦端 〔宋代〕
嫩柳眉梢轻蹙。
细草烟凝堪掬。
争似小桃秾,
酒入香肌红玉。
清馥。清馥。
不觉花阑漏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嫩柳的枝条轻轻皱起,细草在烟雾中凝聚,似乎可以用手捧起。这样的景色比不上那盛开的桃花,喝酒后脸颊如红玉般娇艳。清新的芬芳弥漫,令人陶醉,不知不觉中,花下的时光已悄然流逝。
注释:
- 嫩柳:新生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眉梢:形容柳条如人的眉毛般轻盈。
- 细草烟凝:细草在烟雾中凝聚,意指春天的迷蒙景象。
- 小桃秾:小桃花盛开的状态,形容娇美的春花。
- 香肌红玉:指喝酒后酒红的脸庞,像红玉一样美丽。
- 清馥:清香的气味。
- 花阑漏促:花下的时光流逝得很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词作在当时受到重视。其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内心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赵彦端借助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赵彦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词的开头“嫩柳眉梢轻蹙”便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嫩柳,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接着“细草烟凝堪掬”,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轻雾弥漫的状态,细草似乎都能被捧起,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梦幻的氛围。
词中“争似小桃秾,酒入香肌红玉”一句,透过对桃花和酒的描绘,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欢愉。桃花的娇艳与酒后的红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出一种青春的美好。然而最后一句“花阑漏促”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虽美好却又稍纵即逝,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词情景交融,以自然之美映射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柳眉梢轻蹙:描绘春天新生的柳树,轻盈而柔美。
- 细草烟凝堪掬:细草在烟雾中凝聚,仿佛可以用手捧起,传达春日的温柔。
- 争似小桃秾:小桃花的娇艳盛开,形容春天的美丽。
- 酒入香肌红玉:喝酒后,脸颊如红玉般娇艳,展现青春的活力。
- 清馥:清新的香气,令人陶醉。
- 不觉花阑漏促:不知不觉间,花下的时光在悄然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眉梢,形象生动。
- 拟人:细草烟凝,似乎赋予了草以情感。
- 对仗:全词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的热爱与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之情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柳:象征生机与希望。
- 细草:代表春天的温柔与宁静。
- 小桃:象征美丽与爱情。
- 酒:代表欢乐与青春。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词的美感,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嫩柳眉梢轻蹙”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柳树的丰盈
- B. 柳树的柔美
- C. 柳树的枯萎
-
“酒入香肌红玉”中的“红玉”是指什么?
- A. 桃花
- B. 酒
- C. 脸颊
-
诗的最后一句“花阑漏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花的喜爱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酒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彦端的描绘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两者都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赵的词更多地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的词则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