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时间: 2025-01-19 19:1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替人写尽离愁。
十栽论交,西风吹送行舟。
绿窗生小同心伴,问何因去也难留。
算从今忆远无言,倚遍楼头。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人游。
折柳河梁,者番细语绸缪。
长安何处关山隔,梦长安路远无由。
转沉吟明岁相逢,一日三秋。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落了梧桐树的叶子,雨水打湿了蕉叶,正好替我写尽了这离愁别绪。十次种下友情,西风送走了我朋友的船只。绿窗旁的小同心花开了,问你何以离去却难以留住你。算起来,从今往后只能默默地怀念,倚靠在楼头。阳关的曲子怎么会如此频繁地响起,想起那三春花底,我曾送你出游的情景。折柳于河梁,轻声细语绸缪。长安在哪里,关山阻隔,梦中的长安路远得无从到达。转眼间沉吟着明年的重逢,仿佛一日三秋。
注释
- 高阳台:古代词牌名,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 梧桐:象征离愁,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蕉叶:指蕉树的叶子,通常与热带地区联系,象征温暖的情感。
- 十栽论交:强调交情的深厚,种下友情的比喻。
- 小同心伴:小同心花,象征纯真的友情。
- 阳关:古代著名的送别曲,象征离别。
- 折柳河梁: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象征别离。
- 长安:古代的都城,象征故乡或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庆曾,清代诗人,字懋斌,号愚溪,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离别、友情等主题。
创作背景:诗作之际,抱珠二妹即将北上,作者因愁绪写下此诗以表别情。诗中充满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愁苦,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几句,描绘了秋风与雨水的景象,借用自然的变化来隐喻内心的情感波动,充分展现了“离愁”的主题。诗中“十栽论交”一语,强调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配合“西风吹送行舟”,更显得别离的无奈与惆怅。
“绿窗生小同心伴”一句,不仅描绘了窗外生机勃勃的景象,更暗含着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随着诗句的深入,离别的苦涩感愈加浓烈,尤其是“阳关岂料频频唱”,让人感受到对过往欢聚的追忆。
结尾之处,作者用“长安何处关山隔”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与对重逢的渴望,形成一种情感的升华,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的开篇通过自然景象引入情感,体现了作品的写实风格。
- 中间部分强调友情的深厚,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结尾的沉思则引发对未来的思考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风落梧桐,雨残蕉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忧伤。
意象分析
- 梧桐:象征离愁,常出现在秋天的诗词中。
- 蕉叶:代表温暖、惬意的情怀,形成对比。
- 阳关:象征离别的歌声,传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长安:象征故乡与理想的归宿,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兴奋
-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
- C. 思念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A. 小同心花
- B. 柳树
- C. 河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相见欢》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离愁别绪,但李煜更侧重于个人的失落与痛苦,俞庆曾则强调友情与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