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诸将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4 04:31:50

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效诸将三首 其二
关河日夕羽书传,
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
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
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
四方愿祝屡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粮食供应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战事频繁,边疆的信息每天都在传递,国家为了应对战争,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钱财。这并不是因为敌军已经逼近,而是因为粮食的调配需要在高空中进行,以确保能支援前线。诗中提到,皇帝在龙庭外减少饮食,众将士则在前线拼命作战。由此可见,历来兵员的壮大和粮食的充足是密切相关的,愿望在于各地都能年年丰收。

注释:

  • 关河:指边境的河流和关口,象征着国家的防线。
  • 羽书:古代用鸽子传递的书信,表示信息的迅速传播。
  • 亿万刍茭:形容数量极多的草料和粮食,借此表现国家的财政负担。
  • 紫塞:古代指边防要塞。
  • 至尊:指皇帝。
  • 龙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象征权威和地位。
  • 虎旅:指前线的军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战斗的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何牧,字子炯,号何牧,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沉稳内敛,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中的艰辛与粮食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施何牧的《效诸将三首 其二》以战争与粮食的关系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关河日夕羽书传”引入,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迫以及信息的迅速传递,暗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接着“亿万刍茭悉帑钱”更是直白地指出国家为战争所耗费的巨大财力,给人以沉重感。

诗中的“至尊减膳龙庭外”一语,暗示皇帝为了国事而减少饮食,这种自我牺牲的形象不仅表现了皇帝的责任感,也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深重压力。而“诸将忘身虎旅先”则将焦点转向前线将士,突显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战斗勇气。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在强调粮食和兵员的关系时所传达的情感。

结尾的“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于和平与丰收的渴望,呼应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施何牧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忧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关河日夕羽书传:边境的消息每天都在传递。
    2. 亿万刍茭悉帑钱:国家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
    3. 不为陈师来紫塞:这不是因为敌军来袭。
    4. 何缘转粟上青天:粮食的调配需要高空运输。
    5. 至尊减膳龙庭外:皇帝在宫外减少饮食。
    6. 诸将忘身虎旅先:将士们在前线不顾生死。
    7. 自古足兵谋足食:历史上兵员与粮食是相辅相成的。
    8. 四方愿祝屡丰年:各地希望年年丰收。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羽书”比喻信息的快速传递。
    • 对仗:如“至尊减膳”和“诸将忘身”形成对比,体现责任与牺牲的主题。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战争与粮食供应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国家在面对外敌时所需的资源与牺牲,表达了对和平与丰收的期盼。

意象分析:

  • 关河:象征边境的防线,表明国家的安全。
  • 羽书:代表信息的迅速传递,强调战争的紧迫性。
  • 至尊:体现权力的象征,反映出皇帝的责任感。
  • 虎旅:形象化地描绘出前线将士的英勇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亿万刍茭”指的是什么?

    • A. 巨大的财富
    • B. 大量的粮食
    • C. 战争武器
    • D. 人民的希望
  2. 诗中提到的“至尊”指的是谁?

    • A. 军队将领
    • B. 皇帝
    • C. 普通百姓
    • D. 诗人
  3. 诗中强调“足兵谋足食”的含义是?

    • A. 兵员与粮食的关系
    • B. 武器的重要性
    • C. 战争的胜利
    • D. 人民的安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施何牧的《效诸将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前者侧重于粮食与兵员的关系,后者则更关注于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 《施何牧年谱及其诗作研究》

这些参考材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施何牧的诗歌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