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观登使郑尚书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而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昨天的游玩,正值乌奴与桃李花开的春天。
亲友之间相联,欢聚在帐内如同宾客。
在绿野中归家的心情十分迫切,
而丹山的旧迹如今依旧历历在目。
九原之地让人感慨万千,掩面而泣,心中伤感难忍。
注释:
- 乌奴:指一种黑色的犬,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桃李: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美好和青春。
- 通家:指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
- 佳宾:美好的客人,表示热情的招待。
- 绿野:指青翠的野外。
- 丹山:指红色的山,常用以描绘自然美景。
- 九原:古代指的是黄土高原,象征着故乡和归属。
典故解析:
- 九原: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故乡或亡者的归宿,表示对故人的怀念及感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 创作背景:此诗是李曾伯为挽悼郑尚书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友好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回忆为主线,描绘了诗人与郑尚书之间的亲密关系。开头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往日的美好时光,乌奴与桃李的春天意象象征着青春与希望,暗示着诗人与郑尚书之间的友谊。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沉痛,绿野与丹山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也唤起了对往昔的感伤。最后两句的“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无尽思念与深切的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曾伯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厚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昨从游日”:回忆昨日游玩的日子,暗示与郑尚书的亲密回忆。
- “乌奴桃李春”:“乌奴”与“桃李”相结合,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气氛,象征友谊的美好。
- “通家联雅好”:“通家”体现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雅好”则指高雅的交情。
- “入幕而佳宾”: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场景。
- “绿野归心切”:“绿野”象征归乡的心情,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 “丹山旧迹陈”:“丹山”指曾经游玩的地方,暗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 “九原多感怆”:“九原”象征着悲伤与思念,表现对已故友人的感慨。
- “掩袂重伤神”表露出对郑尚书去世的痛楚,情感深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友谊相结合,形象地表达出友好的美好。
- 对仗:在整首诗中,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伤感,反映了深厚的情谊与失去后的痛苦。
意象分析:
- 乌奴:象征春天的生机,代表着友谊时代的美好。
- 桃李:象征青春与美好,暗示友谊的纯真。
- 绿野:代表归家的渴望,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 丹山:象征过去的美好回忆,与郑尚书的友谊紧密相连。
- 九原:深刻的故乡情怀,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奴”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犬
- B. 一种鸟
- C. 一种花
- 诗人对郑尚书的情感是什么?
- A. 愤怒
- B. 伤感与怀念
- C. 冷漠
- “九原”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远方
- B. 故乡与思念
-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乌奴”指的是什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这首挽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深切怀念与伤感,但李曾伯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回忆,杜甫则更倾向于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曾伯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