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时间: 2025-01-14 20:40: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叶尚书赴永嘉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纷扰的政治局势让人难以分辨是非,但只有内心的忠诚是与天理相通的。后来的世代中,难道就没有公正的评论吗?作者不愿意在明白的时局中看到党派的碑刻。送别时,看到绣帘,心中感到些许欣慰;而即使此行未能带来金鼎的调和,也不算太迟。铃斋传来阵阵柑香,细细倾听,仿佛听见中和之音与职诗的乐章。
注释:
- 落辊:指纷纷扰扰,可能是指政局动荡。
- 孤忠:形容一个人虽然孤立,但内心忠诚。
- 党碑:指对某一派别的纪念碑,象征着派系斗争的痕迹。
- 绣帘:寓意着温馨的送别场景。
- 金鼎:古代祭祀用具,象征权力和和谐。
- 铃斋:可能是指诗人的书斋,或隐喻高雅的生活环境。
- 柑香:指清新的气息,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叶尚书赴永嘉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朋友前途的关心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党碑”,暗示了当时政治的复杂和分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展现了他深厚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从“落辊纷纷孰是非”开篇,便揭示了当时政治的混乱。诗人通过孤忠的自省,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真理的追求。
接下来的“何曾后世无公论”,则体现了对历史公正的期盼,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希冀。即使在复杂的时代,仍然希望有公正的声音能够出现。而“不愿明时有党碑”则反映了诗人对派系之争的厌恶,认为这种对立只能加剧社会的分裂。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出行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虽有不确定性,但仍然充满了希望与祝愿。“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则带有一种生活的细腻和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的观察,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辊纷纷孰是非:政治动荡,真假难辨。
- 孤忠惟上与天知:孤立的忠诚,只有天知晓。
- 何曾后世无公论:历史中难道没有公正的评论?
- 不愿明时有党碑:不想在清明的时局中看到派系的纪念。
- 去奉绣帘差足喜:送别时,看到绣帘心中有喜。
- 来调金鼎未为迟:即便此行未能带来和谐,也不算晚。
- 铃斋一穟柑香起:书斋中飘来阵阵柑香。
- 细听中和乐职诗:细听乐声,仿佛是诗的和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如“去奉绣帘”和“来调金鼎”形成对比。
- 比喻:用“金鼎”象征权力与和谐,体现了对美好政治的渴望。
- 拟人:柑香“起”如同有生命一般,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的坚持、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表现了诗人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孤忠:象征着忠诚与坚持。
- 党碑:代表了政治斗争与历史的分裂。
- 绣帘:象征着温情与美好的人际关系。
- 金鼎:代表权力与和谐的象征。
- 柑香: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党碑”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政治派系
C. 自然景观 -
“铃斋一穟柑香起”中的“柑香”主要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清新
B. 政治的复杂
C. 战争的气息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希望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刘克庄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更侧重于政治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多表现友情与人生的哲学。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刘克庄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