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亭》
时间: 2024-09-19 21:1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白话文翻译
小园靠近城墙,门关着散发着芝草和香草的气息。
名声随同市井之人而隐匿,品德如同美好的树木常在。
元化(自然法则)善于养性,仓公(指仓颉)多有禁忌之方。
生存的事物难以计算,彼此相逢又转瞬即忘。
只愿欢喜宾客来,置酒在花满的厅堂。
我想去东南,再去观赏那苍翠的双桧。
山茶似乎要从屋外冒出,湖边的橘子也该长过墙了。
树木虽老,品德依旧成熟,我的话难道太荒唐吗?
注释
- 小圃:小园,指园中种植的草木。
- 芝术:芝草,常指一种香草,含有药用价值。
- 元化:自然的法则或原理,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仓公:指古代的仓颉,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象征文化的禁忌和规范。
- 双桧:指两棵松桧树,多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山茶:山茶花,花色鲜艳,象征美好。
- 湖橘:指湖边生长的橘子,象征丰收和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哲理,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创作背景
《种德亭》作于苏轼晚年,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在动荡的时代中,苏轼以诗歌记录个人情感和思考,体现了他超然的胸襟。
诗歌鉴赏
《种德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情趣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小园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芝草香气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再次观赏双桧的苍翠,象征着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再追求。诗中“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向往,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圃傍城郭:小园靠近城墙,展现宁静的生活环境。
- 闭门芝术香:关上门,享受香草的芬芳,表现隐逸的生活态度。
- 名随市人隐:名声隐匿于市井之中,表现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 德与佳木长:品德如同美好的树木常常存在,强调内在修养。
- 元化善养性:自然法则善于滋养性情,体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 仓公多禁方:提及仓公的禁忌,暗示文化传承中对规范的重视。
- 所活不可数:生存的事物难以计算,强调人生无常。
- 相逢旋相忘: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但喜宾客来:欢喜宾客的到来,表现对友谊的珍视。
- 置酒花满堂:酒宴欢聚的场景,展现热情的待客之道。
- 我欲东南去:表达对未来的向往,渴望再次去看美好的景色。
- 再观双桧苍:希望再次见到双桧树,象征长久的生命与美好。
-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自然景物生机勃勃,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木老德亦熟:虽然树木老了,但品德依旧成熟,强调内在的价值。
- 吾言岂荒唐:自问所言是否荒唐,反映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例如“山茶想出屋”,将山茶拟人化,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物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圃: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空间。
- 芝术: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双桧:象征长寿与坚韧的生命力。
- 山茶、湖橘:分别象征美好与丰收,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种德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仓公”指的是谁? A. 一位农夫
B. 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诗人 -
诗中“山茶想出屋”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活的困顿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利的追求
D. 离别的伤感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 by 王维:同样通过描绘自然,反映隐逸生活的乐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这些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背景与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