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径山》
时间: 2025-01-04 11:52:32意思解释
游径山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白话文翻译:
众多的山峰来自天目山,像骏马奔腾在平原上。
途中停下来,踏破千里,金鞭玉镫在身边回旋。
人们说山水相依,下有万古蛟龙的深渊。
道人用天眼识别王气,结茅在荒山顶上欢宴。
真诚贯穿山石使其裂开,天女降来试其容颜如莲。
寒窗暖足,朴素而来,夜晚的钵盂咒水蜿蜒流淌。
雪眉的老人早晨敲门,希望为弟子长参禅。
自古兴废三百年,奔走于吴会输尽金钱。
飞楼涌现,宫殿压山破,晨钟暮鼓惊醒龙眠。
晴空下仰望浮海蜃,落日时数只林鸢飞翔。
有生命的共处,覆盖在一起,热火同煮。
最近愈发觉得世道狭隘,每次到宽处却又不安。
唉,我已年老,百事荒废,却寻旧学心中迷茫。
向龙乞水以洗眼,希望能看清细字以消磨残年。
注释:
-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著名的山脉。
- 金鞭玉镫:比喻优雅、华美的骑马装备。
- 蛟龙渊:传说中蛟龙栖息的深渊,象征深不可测的水域。
- 天眼:道教中指能够洞察一切的能力。
- 结茅:指隐居,常用于道教修行者的描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以及词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游径山》创作于苏轼晚年的某个时期,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游径山》描绘了山水的壮美与道家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开篇以众峰来形象地描绘了天目山的壮丽,接着通过各种意象展现了人们对于山水与道理的理解。苏轼在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宁静的氛围。
诗中提到“精诚贯山石为裂”,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强调真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诗人通过描写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最后几句中,苏轼似乎在自我反思,感叹自己老去后的迷茫与无奈,渴望通过学习与修行来找寻内心的平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众峰来自天目山:描绘山的来源,展现大自然的雄伟。
- 势若骏马奔平川:比喻山势的奔放与壮观。
- 中途勒破千里足:形象地表现旅途的艰辛与壮丽。
- 金鞭玉镫相回旋:描绘骑乘的华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骏马,形象生动。
- 拟人:如“天女下试颜如莲”,赋予自然与神灵以人性。
- 对仗:如“朝钟暮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道人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天目山:象征着高远与雄伟。
- 蛟龙渊:象征着深邃与神秘。
- 天女:象征着自然的灵性与美丽。
- 雪眉老人:象征着智慧与修行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目山”位于哪个省? a) 浙江
b) 江苏
c) 安徽 -
“金鞭玉镫”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富贵
b) 骑马的华美装备
c) 自然景观 -
诗人最终对于人生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感伤与迷茫
c) 满足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 vs. 《游径山》:苏轼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苦闷,而苏轼的《游径山》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