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时间: 2025-01-04 07:34:42

竹际笙簧起,回听众籁微。

时陪物外赏,肯念日斜阳。

草色违秋意,池光净客衣。

吟公清绝句,政尔不能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际笙簧起,回听众籁微。
时陪物外赏,肯念日斜阳。
草色违秋意,池光净客衣。
吟公清绝句,政尔不能肥。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之间,笙管乐声悠扬,回头聆听,众多的虫鸣声细微可闻。偶尔陪伴朋友在外游赏,怎会去在意斜阳的余晖?草色与秋天的意境相违,池水的清澈映照着客人的衣服。吟咏的公子写出清逸绝伦的诗句,然而政治事务却是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注释:

  • 竹际:竹子的间隙。
  • 笙簧:笙和簧是两种乐器,笙为吹奏乐器,簧为一种乐器的发声部件。
  • 众籁:指虫鸣的声音,籁是虫鸣的意思。
  • 物外赏:在自然界中游赏,享受美景。
  • 肯念:愿意去思考或在意。
  • 草色违秋意:草的颜色与秋天的气息不相符,表达了秋意的淡薄。
  • 池光净客衣:池水的光泽照耀着客人的衣服,意指清澈的水面。
  • 吟公清绝句:吟咏的公子写出清雅绝伦的诗句。
  • 政尔不能肥:政事让人感到疲惫,无法得到滋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15),宋代诗人,号文山,晚号云山,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日,诗人在郡圃中游赏,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表现出对政治事务的厌倦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以“竹际笙簧起”引入,生动描绘了秋日竹林间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随着“回听众籁微”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细腻的自然音景,体现出对自然的敏感与欣赏。

接着,诗人以“时陪物外赏,肯念日斜阳”表达对游赏的喜悦与对时光流逝的淡然。这里的“斜阳”不仅是夕阳的象征,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草色违秋意,池光净客衣”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秋的萧瑟与自然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最后一句“吟公清绝句,政尔不能肥”则是对当时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政治的繁杂与疲惫让人失去滋养,令诗人感到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思想反思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关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际笙簧起:描绘了竹林间乐声的响起,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2. 回听众籁微:细致的虫鸣声伴随乐声,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时陪物外赏:表达了诗人偶尔与友人游赏大自然的愉悦。
  4. 肯念日斜阳:诗人不愿去在意夕阳的斜照,表现出对自然的专注。
  5. 草色违秋意:草的颜色与秋意相悖,暗示了秋天的苍凉。
  6. 池光净客衣:映照出池水的清澈与客人的衣物,表现出自然的纯净。
  7. 吟公清绝句:吟咏的公子写出清丽的诗句,表现对文化的追求。
  8. 政尔不能肥:政治事务的繁重让人感到无奈,表达对世事的疲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际笙簧起,回听众籁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政治事务进行对比,揭示内心的矛盾。
  • 拟人:虫鸣声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2. 笙簧:代表音乐与艺术,体现了人文气息。
  3. 草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
  4. 池光:象征清澈与宁静,是内心世界的映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际笙簧起”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田
    B. 竹林
    C. 山岳
    D. 河流

  2. 诗人对政治事务的态度是: A. 充满热情
    B. 感到厌倦
    C. 非常乐观
    D. 无所谓

  3. “池光净客衣”意指什么? A. 池水的清澈
    B. 客人的衣服很华丽
    C. 游玩时的享受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山水景色,但更注重哲理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与陈与义的作品一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