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老堂周元翁家》
时间: 2025-01-01 11:4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难老堂周元翁家
作者: 陈与义〔宋代〕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白话文翻译
在城南,乌鸦的叫声和谐而悠远,我认得丈人屋顶上的乌鸦。
在难老堂中有一樽美酒,不让霜雪侵蚀我的胡须。
樊侯种梓树以求见,丈人向来也种植美德。
把万事都收归一张床,花竹相望皆有美丽的色彩。
人生若知足,饱食便是富有,当时我却后悔抛弃渔具。
在这素壁上题诗,蛇和蚓聚集,五百年后有人来摩挲。
注释
- 丈人:指年长的男子,通常表示尊敬。
- 难老堂:意为“难以老去的房子”,象征长寿与安逸。
- 樊侯:樊哙,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常用以指代德才兼备的人。
- 葛谒:指拜访,致敬。
- 绳床:指用绳子编织的床,象征归隐的生活。
- 素壁:白色的墙壁,常用作书写诗文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樊侯种梓:历史上樊哙为汉初名将,种梓树是为了后代子孙繁茂,象征希望与传承。
- 五百年后公摩挲:意指时光流逝,留存的文字仍可被后人阅读与感知,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白雨,宋代诗人,擅长诗歌与词作。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传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难老堂周元翁家》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乌鸦的叫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引出丈人在屋顶的身影,似乎在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难老堂中的美酒,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从容态度。
诗中提到“樊侯种梓用葛谒”,显示出一种德行与传承的理想,丈人种德,表明对品德的推崇和对后代的期望。而“花竹相看有佳色”则通过自然的美景,传达出生活的丰富与多彩,表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结尾处提到的“人生知足一饱多”,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诗人后悔抛弃渔具,似乎暗指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和对内心富足的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德行的传承,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南乌声和且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乌鸦的叫声和谐悠远。
- 我识丈人屋上乌:提到丈人,表达对长辈的认知与敬重。
- 难老堂中一樽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安逸。
- 不教霜雪上髭须:强调对衰老的抵抗,追求精神与身体的永恒。
- 樊侯种梓用葛谒:指向历史人物,强调德行与传承。
- 丈人向来亦种德:进一步弘扬品德的重要性。
- 挽回万事入绳床:象征人生的归宿与和谐。
- 花竹相看有佳色:自然的美好,反映出生活的丰富。
- 人生知足一饱多:强调知足常乐的哲理。
- 当时恨我弃渔蓑:对过往选择的反思与遗憾。
- 题诗素壁蛇蚓集:时间的流逝,文人的传承。
- 五百年后公摩挲: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哲理。
- 对仗:如“花竹相看有佳色”,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象征:如“樽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传达出对人生的领悟,强调知足与德行的重要性,表达出一种对简单、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声:象征自然的声音,传达宁静。
- 难老堂:代表长寿与安逸。
- 樽酒:象征享乐与生活的美好。
- 花竹:自然之美,反映生活的多姿。
- 渔蓑:象征平凡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丈人”指的是哪个角色? A. 朋友
B. 年长者
C. 儿子
D. 学者 -
“樽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享受生活
C. 战争
D. 失败 -
“人生知足一饱多”强调的是? A. 追求更多
B. 知足常乐
C. 压力
D. 竞争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饮酒》:陶渊明的诗,强调归隐与田园生活的乐趣。
诗词对比
- 《难老堂周元翁家》与《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难老堂》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饮酒》则强调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与义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您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