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巍巍剑外》
时间: 2025-01-20 00:42: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同心·巍巍剑外
作者:杜安世 〔宋代〕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
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
入碧云际。
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巇崄行迟。
瞻京都迢递。
听巴峡数声猿啼。
惟独个未有归计。
谩空怅望,每每无言,
独对斜晖。
白话文翻译
在巍峨的剑外山脉上,寒霜覆盖了树枝。
即使远望衰败的柳树,依然有些余韵。
傍晚的天空中,静静地有雁阵高飞,
逐渐飞入碧蓝的云际。
江山的秋色令人感到伤感,
让我这个远客心中愁苦。
蜀道崎岖难行,脚步缓慢。
遥望京都,路途迢迢。
耳边传来巴峡数声猿啼,
唯独我没有归家的计划。
徒然地空自怅望,常常无言以对,
独自面对夕阳的斜晖。
注释
- 巍巍: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 剑外:指的是剑门关外的地区,位于蜀地,是古代有名的险道。
- 寒霜:指秋冬季节的霜,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依依:形容柳树的柔美姿态。
-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称。
- 巴峡:指巴山峡谷,位于重庆,因环境险恶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字子明,号君子,生于宋代,文学造诣颇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诗人身处蜀地之际,借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漂泊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两同心·巍巍剑外》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乡情的作品。诗的开头,诗人以“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引入,展现出一幅秋冬交替的景象,山峦雄伟,寒霜覆盖,给人以凛然的感觉。而接下来的“望衰柳尚色依依”,则通过柳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柳树虽已衰败,却仍有余韵,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暮天静雁阵高飞”一句,描绘了秋天傍晚的天际,随着大雁的飞翔,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同时也暗含了离别之意。接着,诗人表现出对江山秋色的感慨与忧伤,“遣客心悲”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身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在“蜀道巇崄行迟”中,蜀道的艰险象征着人生路途的坎坷,遥望京都的“迢递”更是加重了离别的愁绪。“听巴峡数声猿啼”,猿啼声伴随着旅途的孤寂,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以无言的沉默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用意象描绘出深秋的自然景色,同时又渗透着浓厚的思乡之情,揭示了游子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描绘了剑外的高山大川,寒霜覆盖树木,营造出一种凛冬的氛围。
- 望衰柳尚色依依:衰败的柳树依然保持着些许的风韵,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暮天静雁阵高飞:傍晚的天空中,有大雁成群高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入碧云际:大雁飞入碧蓝的云端,给人一种渺小而孤独的感觉。
- 江山秋色,遣客心悲:秋天的景色让远行的客人感到悲伤。
- 蜀道巇崄行迟:蜀道崎岖艰难,行走缓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
- 瞻京都迢递:遥望京都,路途遥远,增加了离别的愁苦。
- 听巴峡数声猿啼:巴峡的猿啼声,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
- 惟独个未有归计:心中无归期,更显无奈。
- 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徒然的怅望和无言的沉默,展现了孤独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山水的描绘与游子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柳树的“依依”让景物仿佛有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孤独与漂泊的情感。诗人借景抒情,把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外:象征艰险与遥远,代表诗人身处的环境。
- 寒霜:象征冷清与孤独,增强了秋冬的氛围。
- 柳树:象征柔美与哀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雁阵:象征离别与思乡,暗示游子的孤独。
- 猿啼:象征孤独与悲伤,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区的道路? A. 河南
B. 四川
C. 北京 -
“惟独个未有归计”意思是: A. 归家计划明确
B. 对归家的计划感到迷茫
C. 已经回到家乡 -
“寒霜覆林枝”中,“寒霜”给人怎样的感觉? A. 温暖
B. 凉爽
C. 寒冷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比较杜安世的《两同心·巍巍剑外》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发现:
- 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安世侧重于孤独的游子心情,而李白则更加强调饮酒作乐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