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山深处碧波流,
隔岸垂杨系小舟。
无数桃花伴春梦,
梦中还作武陵游。
白话文翻译:
在群山深处,碧绿的河水缓缓流淌,
岸边的垂柳把小船系住。
无数的桃花伴随着春天的梦境,
在梦中我仍然游览着武陵的美景。
注释:
- 乱山: 指山势复杂的地方,形容地形的险峻。
- 碧波: 清澈的水波。
- 垂杨: 垂柳,柳树的枝条柔软下垂。
- 系: 绑住,固定。
- 桃花: 春天盛开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武陵: 指武陵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境地。
典故解析:
“武陵游”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一个隐居于世外桃源的理想地带,象征着人们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桃花”也与此典故相呼应,暗示一种理想的、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作品风格多为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之时。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热爱。通过描绘四季的美景,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描写了山水相融、花柳扶疏的自然风光。开篇的“乱山深处碧波流”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幽静的环境,山与水的结合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柔和。接下来“隔岸垂杨系小舟”则增添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柳树的柔美与轻舟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数桃花伴春梦”一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桃花的绚丽与春梦的悠远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而结尾的“梦中还作武陵游”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诗人在梦中游历理想之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深处碧波流: 在复杂的山脉深处,有着清澈流淌的河水,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秀美。
- 隔岸垂杨系小舟: 柳树的枝条垂落,轻轻系住小舟,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画面。
- 无数桃花伴春梦: 桃花盛开,伴随春天的梦境,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希望。
- 梦中还作武陵游: 在梦中依然游览武陵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梦”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暗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拟人: “垂杨系小舟”,柳树仿佛有了生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 诗的结构工整,展示了诗人良好的文学功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渗透着对现实的超脱与向往,反映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碧波: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活力。
- 垂杨: 象征柔美与安然。
- 桃花: 象征春天的希望与青春。
- 武陵: 象征着理想的世外桃源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武陵”是指哪个典故? A. 《桃花源记》
B. 《庐山谣》
C. 《长恨歌》 -
“乱山深处碧波流”中“碧波”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波
B. 碧绿的山
C. 绿色的植物 -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潘大临与王维: 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潘大临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在山水之间渗透出深厚的哲理。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本诗: 都渴望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化,而潘大临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