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

时间: 2025-01-08 00:56:05

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当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论,千秋万岁所鉴多。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浯溪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当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论,千秋万岁所鉴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浯溪乘船的情景,春水荡漾,鸟儿在青崖边啼鸣。诗人追溯历史,回顾社会的治乱变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国家的沧桑。提到明皇的聪明反被误导,国家的命运落入了无能之人手中。即使亲情受到伤害,国家的庙宇也被火焚烧,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痛心。对比过往的繁华,现今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诗中痛斥了不忠的儿子和不孝的臣子,问道这些人何以能治国。南方的凄凉无人知晓,节日的欢庆却显得格外冷清。作者在老年时才读到颜真卿的碑文,感慨万千,诗与碑共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最后,诗人感叹历史的教训,字迹虽未被认真对待,却也深刻铭记于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公泛”:公事或官方行为的泛舟。
  • “浯溪”:地名,意指水流清澈的溪流。
  • “青崖边”:青色的悬崖边缘。
  • “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因其政治与历史影响而著名。
  • “神器”:指国家的权力和象征。
  • “豺虎”:比喻凶残之人。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传统习俗。

典故解析:

  • “明皇聪明”:提及李隆基晚年失政,权臣当道。
  • “蜀山骑驴”:蜀地的名山,暗指退隐的态度。
  •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继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生平不详,宋代诗人,以政治抒情和历史感慨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借浯溪的春景,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浯溪”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然而在这宁静之下却隐藏着复杂的历史思考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诗人在描绘春水船行的美景时,随即转入对历史的思索,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切与个人的无奈。明皇的聪明与错误决策,造成了国家的动荡,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诗中表现出对亲情的痛心以及对臣子忠贞与否的质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最后的感慨中,诗人与历史对话,体现出一种深邃而沉重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泛浯溪春水船:描写春日的宁静,诗人乘船游玩。
  2. 击帆啼鸟青崖边:展现船行的悠闲,鸟鸣声伴随。
  3. 次山作颂今几年:回顾历史,感叹现状。
  4. 当时治乱春风前:对比过去的春风得意与今时的动荡。
  5. 明皇聪明真晚谬:批评李隆基的治国失误。
  6. 乾坤付与哥奴手:指出国家权力落入无能之人之手。
  7. 骨肉何伤九庙焚:对亲情与国家的痛苦感慨。
  8. 蜀山骑驴不回首:隐喻对于过去的无可奈何。
  9. 天下宁知再有唐:感叹当代人难以知晓昔日繁华。
  10. 皇帝紫袍迎上皇:对新皇的讽刺。
  11. 神器苍忙吾敢惜:对国家权力的无奈与珍惜。
  12. 儿不终孝听五郎:指责不孝之子,体现对家庭的失望。
  13. 父子几何不豺虎:质疑父子之间的亲情。
  14. 君臣宁能责胡虏:对臣子不忠的批判。
  15. 南内凄凉谁得知:南方的凄凉无人知晓。
  16. 人间称家作端午:节日的欢庆却显得冷清。
  17. 平生不识颜真卿:对文化的渴望与无奈。
  18. 去年不答高将军:感叹对历史名将的无能为力。
  19. 老来读碑泪横臆:对历史的感慨,泪流满面。
  20. 公诗与碑当共行:诗与碑共同承载历史。
  21. 不赏边功宁有许:对战争功勋的质疑。
  22. 当杀奉皇犹敢语:直言不讳,勇敢表达。
  23. 雨淋日炙字未论:字句虽未被重视,却铭刻在心。
  24. 千秋万岁所鉴多:历史教训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如“骨肉何伤九庙焚”深入表达了亲情与国家的纠葛。
  • 拟人:历史与文化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春水与历史的动荡,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无奈的感慨。诗人以历史为镜,反映出对忠诚、亲情、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 青崖:代表坚固与历史的厚重。
  • 神器:象征国家的权力与责任。
  • 豺虎:暗喻残暴与不忠。
  •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明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A. 唐太宗
    B. 唐明皇
    C. 宋太祖
    D. 明成祖

  3. 诗中“蜀山骑驴不回首”隐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家庭的依恋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加强调个人的痛苦与责任。
  • 《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时事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历史书籍与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诗句

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下一句是什么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上一句是什么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下一句是什么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上一句是什么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下一句是什么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上一句是什么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下一句是什么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上一句是什么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下一句是什么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上一句是什么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下一句是什么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上一句是什么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下一句是什么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上一句是什么

公泛浯溪春水船,下一句是什么

击帆啼鸟青崖边。上一句是什么

击帆啼鸟青崖边。下一句是什么

次山作颂今几年,上一句是什么

次山作颂今几年,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治乱春风前。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治乱春风前。下一句是什么

明皇聪明真晚谬,上一句是什么

明皇聪明真晚谬,下一句是什么

乾坤付与哥奴手。上一句是什么

乾坤付与哥奴手。下一句是什么

骨肉何伤九庙焚,上一句是什么

骨肉何伤九庙焚,下一句是什么

蜀山骑驴不回首。上一句是什么

蜀山骑驴不回首。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知再有唐,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知再有唐,下一句是什么

皇帝紫袍迎上皇。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