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丛菊靥万黄金,欹架薇条半绿阴。
逋客已随丹凤诏,但余花草怨秋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书房景象。阳光照耀着丛生的菊花,像万金般的光辉;靠着架子生长的薇草,半遮住了绿荫。虽然远方的游子已经随丹凤的召唤而去,但书房里剩下的花草,似乎都在怨恨这深深的秋意。
注释:
- 照:照耀,照亮。
- 丛菊:聚集的菊花。
- 靥:脸颊的意思,这里形容菊花的颜色如金。
- 欹架:倾斜的架子或支架。
- 薇条:薇草的枝条。
- 逋客:逃避世俗的客人,指诗人或远方游子。
- 丹凤:传说中的鸟,常用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 诏:命令或召唤。
- 怨:抱怨,怨恨。
- 秋深:指秋天已深,时光推移。
典故解析:
- 丹凤:在古代文学中,丹凤常象征高贵和美好的事物。它的出现暗示着某种召唤或命运的引导。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秋天相连,表现出一种清高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戏题致远书房》写于范成大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秋天时光流转的感慨。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范成大回归田园,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书房场景。开头的“照丛菊靥万黄金”,以光辉灿烂的菊花映衬出秋日的美好,令人感受到温暖与生机。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强烈的视觉意象,表现了秋天的丰盈和生命的蓬勃。
“欹架薇条半绿阴”一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书房内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薇草的轻盈与菊花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此时,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的游子,体现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
最后两句“逋客已随丹凤诏,但余花草怨秋深”,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对秋天深沉的怨恨。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丛菊靥万黄金:阳光照耀着丛生的菊花,像万金般的光辉,表现了秋日的美丽。
- 欹架薇条半绿阴:倾斜的架子上生长着的薇条形成一片绿荫,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逋客已随丹凤诏:远方的游子已随丹凤的召唤而去,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
- 但余花草怨秋深:书房里剩下的花草,似乎都在怨恨这深秋的到来,流露出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万黄金”,突出了其色彩的璀璨。
- 拟人:花草似乎在怨恨秋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游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秋天的代表。
- 薇草:象征柔美与宁静,展现自然的另一面。
- 秋天:象征生命的衰败与孤独,诗中情感的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照丛菊靥万黄金”的意思是? A. 菊花的颜色如黄金般璀璨
B. 菊花的数量很多
C. 菊花在秋天被风吹落
答案:A -
“逋客已随丹凤诏”中的“丹凤”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命令
答案:A -
诗中强调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同类题材作品,反映晚秋的孤独情感。
- 《秋词》:李白的诗歌,表达秋天的美丽与忧伤。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戏题致远书房》都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而后者则表现了对游子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范成大的多首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进行深入分析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