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
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
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沉西。
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白话文翻译:
归途就像乌鹊一样,得以在树上栖息。一寸光辉的客亭烛火,伴随着几声村舍的鸡鸣。路途漫长,北风正劲,旷野辽阔,太阳已经沉入西边。梦中我成了祠官,马蹄声回荡在江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乌鹊:黑色的乌鸦,常用作栖息的象征。
- 得树且依栖:找到树木可以栖息,意指归途的安宁。
- 一寸:指烛火的微弱,象征夜晚的孤独。
- 客亭烛:旅途中暂时栖息的地方的烛光。
- 数声:几声,表示数量的少。
- 村舍:乡村的房屋。
- 路长:路途遥远。
- 风正北:北风呼啸,表明天气的寒冷。
- 日沉西:太阳下沉,暗示黄昏时分。
- 梦作祠官去:梦见自己成为祠堂的官员,暗指对故乡或理想的向往。
- 江干入马蹄:马蹄声响起,伴随着江边的景象,寓意归途的情景。
典故解析:
- 乌鹊: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作归乡或归去的象征。
- 祠官:古代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地方祠堂,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归途》是诗人在归乡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在外漂泊的日子里,对家乡的情感愈发强烈,诗的意境中透露出对归途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归途》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旅途孤独的感受。开头“归途似乌鹊”,将归途比作乌鹊的栖息,既表达了归家的愿望,也隐含了归去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的“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温暖,烛光微弱,鸡鸣声远,既有归途的希望,也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后半部分“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沉西”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漫长的旅途,凛冽的北风,辽阔的野外,日落时分的景象,无不渲染出归途的艰辛与孤寂。而最后“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则将归乡的情感提升到了理想的境界,梦境中成为祠官,展现了对故乡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途似乌鹊:归途如同乌鹊,借用鸟类的栖息象征,表达归家的渴望。
- 得树且依栖:在树上栖息,暗示对归宿的期待。
- 一寸客亭烛:烛光微弱,象征孤独的旅途。
- 数声村舍鸡:几声鸡鸣,带来乡村的温暖气息。
- 路长风正北:漫长的路途与北风,体现归途的艰辛。
- 野旷日沉西:广袤的田野,日落时分的景象,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梦作祠官去:梦中成为祠官,寄托对故乡的美好憧憬。
- 江干入马蹄:马蹄声响起,暗示归乡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归途比作乌鹊,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声音与景象,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归途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对故土深厚的情感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象征归属与归乡的愿望。
- 烛光:象征温暖与孤独,寓意旅途的短暂与希望。
- 鸡鸣:乡村生活的象征,带来亲切感。
- 北风:象征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 日沉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迫切。
- 马蹄:归乡的实际行动,表现归途的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归途》中的“乌鹊”象征什么?
A. 归乡的渴望
B. 旅途的孤独
C. 对自然的描绘 -
“一寸客亭烛”中的“一寸”有什么含义?
A. 烛光微弱
B. 烛火明亮
C. 亭子很大 -
诗中“梦作祠官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故乡的向往
C. 对旅途的厌倦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对往事的回忆与归乡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与思乡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归途》与《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归途》更注重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夜景的感慨。
- 《归途》与《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归途》更偏向于归乡的实际情感,而《夜泊牛渚怀古》则是对历史的感慨与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唐宋诗词研究》:对唐宋时期诗词的深入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