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东轩偶成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5:49:54

一堂既虚闲,一室可息偃。

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

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

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 其一
作者: 曾几 〔宋代〕

一堂既虚闲,一室可息偃。
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
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
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

白话文翻译

这一间屋子显得格外清闲,一室之内可以随意倚靠休息。
松树和竹子在风中摇曳,窗外的阳光似乎越来越远。
幽静的禅意过了正午,凉爽的气息在傍晚悄然降临。
家中妻子儿女在身边,让我更加深陷于这安逸之中,忘却了归返的念头。

注释

  • 虚闲:空旷而清闲,形容环境宁静。
  • 息偃:休息、躺下。
  • 松篁: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清雅闲适的环境。
  • 幽禅:清幽的禅意,隐含一种宁静的心境。
  • 阃内:家中,指家庭的环境。
  • 妻孥:妻子和儿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以清丽秀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盛夏,诗人通过描写自家庭院的宁静,表现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午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自然和家庭生活的和谐美好。开头的“虚闲”二字,便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松与竹的形象交织出自然的清新,窗外的阳光则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却又让人觉得如此遥远,正是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幽禅”与“凉气”的对比,描绘出从正午的炎热到傍晚的凉爽,这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心境的转变。最后一句“更深遂忘返”则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与满足,仿佛在说,生活的美好让人不想再离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堂既虚闲:表达环境的宁静与空旷。
  2. 一室可息偃:可以在这里随意休息,体现出一种舒适感。
  3. 松篁度风清:描绘松竹在风中轻拂的情景,展现自然之美。
  4. 窗户去日远:窗外的阳光变得遥远,暗示时间的流逝。
  5. 幽禅过亭午:禅意在正午渐渐消退,暗示心境的变化。
  6. 凉气生薄晚:傍晚的凉爽气息开始弥漫,带来舒适的感受。
  7. 阃内即妻孥:家中有妻儿,体现对家庭的依恋。
  8. 更深遂忘返:深入其中而不想离开,表达对家庭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变化与心境相联系,营造出宁静的意境。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与家庭的温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家庭的眷恋,体现了“家”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诗人内心的坚强与宁静。
  • :象征谦虚与清雅,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心态。
  • 凉气: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安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繁华
    B. 清幽宁静
    C. 荒凉冷清

  2. 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态度是?
    A. 忧虑
    B. 依恋
    C. 无所谓

  3. “阃内即妻孥”这句中的“阃”字指代什么?
    A. 朋友
    B. 家庭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对比

  • 曾几与王维的诗歌都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但王维更偏向于哲理性思考,而曾几则更突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安逸。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曾几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