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甘露寺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
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
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寺庙高耸的楼阁叠加在险峻的山壁上,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声名远扬。寺庙与扬子江的道路相连,矗立在润州城的边缘。云彩在空中飘浮,映衬着江水的颜色,寺院的高墙背面传来钟磬的声音。僧人们在这里居住已久,安静地坐着,看着周围的景象。
注释:
- 层阁:指多层的阁楼。
- 叠危壁:叠加在险峻的山壁上,形容寺庙建造在高处。
- 瑞因:瑞气,指吉祥的气象;因名,形容寺庙的名声。
- 扬子路:指连接扬子江的道路。
- 独倚:独自依靠,强调寺庙的孤立位置。
- 润州城:指江苏省的润州,古称。
- 云近:云彩靠近,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雕高:高耸的雕刻;背磬声,指寺院的钟声。
- 端坐:安静地坐着,形容僧人的修行状态。
- 见营营:指看到周围的景象,营营有忙碌之意,暗示寺院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访问甘露寺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寺庙景色的赞美与对僧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甘露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甘露寺的巍峨与静谧,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以“层阁叠危壁”描绘寺庙的雄伟,突显了其高耸入云的壮观,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传说。接着,诗中提到的“几连扬子路”,不仅让人感受到地理位置的独特,也暗示了寺庙与人世繁华的距离,增强了孤独感与宁静感。后两句则通过“云近衔江色”与“雕高背磬声”,构建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宗教氛围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一句“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僧人们的清心寡欲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整体而言,诗人在描绘甘露寺的美丽与宁静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层阁叠危壁:描绘寺庙的雄伟与险峻,令人感受到建筑的壮观。
- 瑞因千古名:强调寺庙因历史而声名显赫,寄托了诗人对其的敬仰。
- 几连扬子路:呈现出寺庙的地理位置,与人间的联系。
- 独倚润州城:突显寺庙的独特性与孤立感,暗示宁静的修行环境。
- 云近衔江色: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雕高背磬声:寺院高耸,传来钟声,使人感受到宗教的庄严。
- 僧居上方久:强调僧人的修行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端坐见营营:暗示僧人对世俗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层阁叠危壁”与“瑞因千古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江、寺庙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诗的整体氛围。
- 比喻:将寺庙的高耸与僧人的静坐相结合,突显出宁静与超然。
-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层阁:象征着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江色: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流逝的时光。
- 磬声:象征着宗教的庄重与宁静。
- 僧人:代表着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寺庙位于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润州
C. 扬州
D. 苏州 -
“层阁叠危壁”中的“叠”指的是什么? A. 一层
B. 多层
C. 平坦
D. 倒塌 -
诗中提到的“磬声”代表什么? A. 风声
B. 鸟鸣
C. 钟声
D. 水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王维通过描绘鹿的形象传达一种超然的情感,而周朴则通过甘露寺的景致表现了宁静的修行生活。两者都强调了心灵的安宁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