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玉泉寺》

时间: 2025-01-05 09:54:32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

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

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
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
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游子在秋末夏尽之际,夜晚在一座偏僻的寺庙中度过的情景。诗人在幽静的寺庙中,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和内心的思乡之情。夜里,他听见猿猴的叫声,无法入睡,心中思绪万千。周围的竹子在薄雾中隐约可见,山上的月亮升得很慢。临走时,他感到与老僧的约定难以实现,心中充满了不舍。

注释:

  • 野寺:指偏僻的寺庙。
  • 度残夏:度过残余的夏天。
  • 空房:空荡荡的房间。
  • :指猿猴,常在山林中出没,象征孤独。
  • 秋思:指秋天的思绪,常与思乡相联系。
  • 竹迥:竹子生长茂密,显得遥远。
  • 烟生薄:薄雾弥漫,给环境增添了朦胧感。
  • 山高月上迟:比喻月亮升起得很晚,强调环境的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称,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一个秋夜,诗人可能在游历途中,驻足于一座寺庙,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宿玉泉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全诗以“夜听猿不睡”这一句为核心,突显出夜晚的寂静和内心的烦躁。诗人在野寺的空房中,周围是竹林和高山,月亮缓缓升起,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感觉。诗中的“秋思”不仅是对秋天的感叹,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难与老僧期”则点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老僧的眷恋,形成了一种淡淡的伤感。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寺度残夏:在偏僻的寺庙中度过夏天的残余时光,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2. 空房欲暮时:空荡的房间里接近黄昏,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3. 夜听猿不睡:夜晚听到猿猴的叫声,无法入睡,象征着内心的不安。
  4. 秋思客先知:秋天的思绪在游子心中显现,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5. 竹迥烟生薄:竹林在薄雾中显得遥远,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6. 山高月上迟:月亮升起得很晚,强调了夜晚的静谧。
  7. 又登尘路去:准备离开,回到尘世,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
  8. 难与老僧期:与老僧的约定难以实现,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和不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
  • 比喻:将夜晚的猿声与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描绘竹林和月亮,赋予它们生命,使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思乡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寺:象征孤独与宁静。
  • :代表孤独与思念。
  • :象征隐逸与宁静。
  • :象征思乡与时光流逝。
  • 尘路:象征世俗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 A. 鹿
    • B. 猿
    • C. 鸟
  2.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

    • A. 市区
    • B. 偏僻的寺庙
    • C. 家乡
  3. 诗中的“秋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思乡

答案:

  1. B. 猿
  2. B. 偏僻的寺庙
  3. C. 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宿玉泉寺》与《静夜思》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思乡情感和自然描写上的异同。两首诗皆表达了游子在夜晚的孤独与思绪,但《宿玉泉寺》更注重于环境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更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