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芦花》
时间: 2025-01-01 14:1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芦花
作者: 黄人〔清代〕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
伊人欲呼何处?有小舟撑出水天间。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白话文翻译
一般的花开与凋落,除了渔娃,谁还会去看呢?西风呼啸,千帆交错,仿佛不是春天的旗帜。
她想呼唤谁,何处可寻?只见一只小舟撑出水天之间。白露横亘江面无尽,雁影刚刚飞回。
花色和香气难以传递给那浮萍,风中的絮儿已经停歇。就像快雪时晴,珠宫贝阙的景象,倍感清寒。
在蓬窗前点灯,拥着被子,白头人对湖山的幽梦依依不舍。四周青枫与红蓼,绚烂成秋天的斑斓颜色。
注释
- 渔娃:指捕鱼的小孩,常在水边活动。
- 春幡:春天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
- 伊人:指心中所思念的那个人。
- 白露:秋季的节气,标志着天气转凉。
- 蓬窗:用蓬草搭建的窗户,多指乡间简陋的窗户。
- 珠宫贝阙:形容华丽的宫殿。
典故解析
- 白露:指农历八月节气,古人常以节气为诗歌主题,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小舟:古代诗人常用小舟象征自由或漂泊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人,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自然景观交织,诗人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芦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部分,诗人以“一般开与落”开篇,简洁而富有哲理,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变迁。接着,诗人通过渔娃的视角,突出秋天的孤寂,形成强烈的对比。西风、千帆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传达了心中的惆怅。诗中的“伊人”呼唤,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迷茫。最后,诗人用“蓬窗篝灯”、“白头幽梦”来表现对过去的缅怀,展现出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在描写秋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惆怅,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般开与落: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暗示生命的无常。
- 渔娃以外谁看:只有渔娃在意,自然的变化无人关注。
- 正响遍西风:西风呼啸,带来秋天的气息。
- 千帆明灭,不是春幡:船只在水面上移动,仿佛春天的旗帜已不再。
- 伊人欲呼何处:思念的人在哪里,表达孤独感。
- 有小舟撑出水天间:小舟在水天之间,象征着游离与漂泊。
- 白露横江无际:白露的清晨,江面无边无际,渲染了秋季的苍茫。
- 一绳雁影初还:大雁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色香难著遣浪萍:花的色香难以传递给浮萍,寓意心情难以表达。
- 风絮兴都阑:风中的絮儿停歇,暗示着一切事物的变化与结束。
- 似快雪时晴:形容天气变幻,像快雪时晴的瞬息万变。
- 珠宫贝阙,加倍清寒:华丽的宫殿在寒冷的秋天中显得更加清冷。
- 蓬窗篝灯拥被:在乡间的窗前点灯,展现生活的简单与温暖。
- 尽白头幽梦恋湖山:即使白头,仍旧怀念湖山的美好。
- 四面青枫红蓼:四周的青枫与红蓼,描绘出秋天的绚丽景色。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快雪时晴”)、拟人(如“雁影初还”)、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娃:象征简单与纯真。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变迁。
- 小舟:象征自由与漂泊。
- 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
- 青枫红蓼:象征秋天的绚丽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渔娃”指的是谁?
- A. 渔民
- B. 小孩
- C. 老年人
- D. 乡村人
-
诗中“白露”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小舟”象征着什么?
- A. 安全
- B. 自由
- C. 财富
- D. 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秋夕》 杜牧
诗词对比:
- 黄人《木兰花慢 芦花》与杜甫《月夜忆舍弟》:
- 两首诗都涉及到对秋天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黄人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杜甫的诗则更直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