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吟露吟。霜侵雪侵。晚来庭院愔愔。采寒花自簪。琴心妾心。青衿子衿。去鸿消息沉沉。自前春到今。
白话文翻译:
风声轻吟,露水轻唱。霜雪交加,侵袭庭院。傍晚时分,庭院显得宁静。采摘寒花,插在发间。琴心与妾心,情感交织。青衿与子衿,情谊深厚。离去的鸿雁,音信渺茫。自春天至今,时光荏苒。
注释:
- 风吟:风的声音像是在吟唱。
- 露吟:露水的滴落声如同吟唱。
- 愔愔:形容安静、幽静的样子。
- 寒花:指冬天盛开的花,如梅花。
- 妾心:女子的心思。
- 青衿:青衫,形容书生或士人的衣着。
- 子衿:指年轻的士子,通常指有才华的男子。
- 鸿消息:鸿雁传递的消息,象征远方的音信。
典故解析:
- 青衿子衿:古代文人多穿青衫,表示清白与志向。此处用以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 鸿雁:古人常以鸿雁寄托思念,表达离别与音信难通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日友谊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孤独的思索。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开篇的“风吟露吟”便引入了自然的元素,轻柔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静谧之美。随后,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怀,尤其是在“晚来庭院愔愔”中,氛围更加凝重。诗人在这种宁静中,采寒花自簪,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过去的追忆。
“琴心妾心”与“青衿子衿”的并置,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织,既有深厚的友情,也有细腻的爱意,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提到“去鸿消息沉沉”,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美,给人以启发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吟露吟:自然的声音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霜侵雪侵:描绘寒冷的气候,暗示时光的流逝。
- 晚来庭院愔愔:晚上的庭院显得更加宁静,突显孤独。
- 采寒花自簪:用寒花装饰自己,象征对美的追求与珍惜。
- 琴心妾心:透露出情感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 青衿子衿:强调友谊与志同道合的关系。
- 去鸿消息沉沉: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感的孤独感。
- 自前春到今: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对过去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琴心妾心”,形象地表达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风吟露吟”、“琴心妾心”,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际关系探讨,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自由与流动的时间。
- 露:象征清新与短暂之美。
- 寒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琴:象征情感与思念。
- 鸿雁:象征远方的音信与情感的牵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风吟露吟”中的“吟”指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诗歌
- C. 露水的声响
- D. 以上都对
-
“去鸿消息沉沉”中“鸿”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朋友
- C. 家乡
- D. 消息
-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 D (以上都对)
- A (一种鸟类)
- B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更显豪放与洒脱,而陈匪石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忧伤。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孤独与思念中找到了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匪石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